...之方,小建中汤,胆经相火不降之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木气不升之方。肾气丸,水气不升之方。泻心汤,心火不降之方。人身六行六气之病与治法,即以此六方为大法。大法者,大概以此为准之法也。此六方,须作整个圆运动读。方名证状原理治法脉象备考理中丸...
...者,为表未尽也,表既未尽,则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者,以其为已汗已下之表也。攻痞以大黄黄连泻心汤者,以其为表解里热之痞也。【集注】『活人书』云:大抵结胸、痞皆应下,然表未解者,不可攻也。方有执曰:表非初病之表,乃下后...
...升降失调之痞证也。盖中士,虚衰则水湿失运,脾胃损伤则升降障碍。热笼于上而呕恶,寒积于下而泄泻。至于治法,则以补脾胃、通痞结为其首要,然止吐泻、调寒热、补中启痞之方,莫过于半夏泻心汤者。拟:半夏10g 黄芩6g 黄连4.5g 党参10g 甘草...
...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太阳病,治之得法,当解于本经,不至入腑传脏,而成坏病。若至三日之久,已经发汗、吐、下、温针诸治,而病不解,则不在太阳,定缘误治...
...从证症二字的造字涵义去分析,则二字的差别甚大,证义广而症义狭,故两者实不可以通用。西医用症而不用证,中医则以用证而不用症为宜。既然提纲条文即是病机条文,那么,将上述条文作一个病机格式化会有益于我们对条文的理解。什么样的病是太阳病?即格式为...
...太少并病证有二.汗下差之皆致毙.头痛眩冒如结胸.误若汗时谵语至.肺俞肝俞皆可刺.谵语却刺期门是.(仲景一证云.太阳少阳并病.头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肺俞肝俞.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颈项强时刺大椎.此...
...太阳经病,头痛,发热,项脊强,身体痛,鼻鸣,干呕,恶风,自汗,脉浮缓者,名曰中风。宜解肌,桂枝汤主之。若前证悉具,恶寒,无汗,脉浮紧,或喘嗽者,名曰伤寒。宜发表,麻黄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钱五分) 芍药(─钱五分) 甘草(炙,─钱...
...太阳与少阳合病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太阳与少阳合病】 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证未除.又出现某些少阳证,太少二经同病,其证相互交错。患者此次发病,即觉发热恶寒,全身酸痛,显系太阳表证。少阳受病后,仍有间歇性低热,微恶寒;此不属少阳之往来寒热,仍为太阳表证未解之象。另一方面,口苦为少阳受邪,热蒸胆气上溢;头目晕眩,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