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病论(附律一条)喻昌曰∶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如尝贵后贱,病名脱营。尝富后...
...弦细,重诊似有力,大便旬日未行。 【诊断】 此外感之热久不退,灼耗真阴,以致肝脏虚损,木燥生风而欲上脱也。当用药清其实热,滋其真阴,而更辅以酸收敛肝之品,庶可救此极危之证。 【处方】 生石膏(二两轧细)野台参(三钱)生怀地黄(一两)净萸肉(...
...《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代医家对于舌诊的内容不断补充和发展,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中藏经》(托名华佗)对心肝脾肺肾五脏病证在舌诊上的表现都有论述。如《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说:“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
...敷上.其毒渐渐消散.(方见痰门)附:脑痈黄连救苦汤 治脑痈初起增寒发热头面耳项俱肿.服之立消.黄连 赤芍 桔梗 金银花(各一钱五分) 升麻(八分) 柴胡 干葛 川芎 当归尾(各一保安汤 治脑痈已溃流脓内痛饮食减少.黄 麦门冬 藿香(各一钱二分...
...渐苏醒。次以来复丹为末,井水调下。无中,则以大蒜细研,新水调与之,仍以蒜少许置鼻中。或谓中暑最忌得冷,来复、黄龙并蒜,以水调下者何?盖其药性温,因寒附诸方香薷饮(《和剂方》)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皆治之。一方加黄连四两,用姜汁...
...)疔毒(已笃者二服即愈)土蜂房一具,蛇蜕一条,黄泥固济,烧存性为末,每空心好酒服一钱,少刻大痛。痛止,其追疔夺命丹羌活 独活 青皮 甘草节 黄连 赤芍 细辛 蝉蜕 僵蚕 金丝重楼 防风 泽兰金有脓加何首乌、白芷;要通利加青木香、大黄、栀子、...
...為都官及縣效律:其有贏、不備,物直(值)之,以其賈(價)多者罪之,勿羸(纍)。 官嗇夫、冗吏皆共賞(償)不備之貨而入贏。 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甬(桶)不正,二升以上,貲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貲一盾...
...饮,桑叶、地骨泄上焦之余邪,再审其邪已尽泄,则用黄祗、五味敛之,气逆不返,更加青铅镇之。至汗多气喘,脉软肢冷,表证既无,乃气脱之候。即于前药中去桑叶、枇杷叶,加五味、黄祗、淡附、牡蛎,大剂频迸,或可挽回也。喻嘉言(寓意草)中,伤风亦有载阳...
...十条 温毒条辨四条 六因条辨卷下 伤温辨论 伤湿条辨十四条 暴感风寒论 伤风条辨七条 风温辩论 风温条辨五条 斑痧疹瘪辨论丹瘴附 斑疹条辨丹瘖附计十七条 白瘖条辨计四条 痧胀拟似变 阴症辨论 阴症八难 附方 ...
...脱肛一证,气聚不散也,里急而不得出,外胀而不得入,先以枳壳散作剂,又以枳壳烧灰存性,细末掺敷,或津唾调敷,气散则肿消矣。仍用生姜汁调五苓散如膏,入新水研散,略煎,吞黄连阿胶丸。虽然,此论肛门挟热而肿胀也,其或肠中虚薄不收,则理中汤、钓肠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