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痈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委中痈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 【委中痈】 指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毒”。因肝胆积热结于膀胱经而成。或因患肢破损,湿疹糜烂等感毒诱发。起初木硬肿痛,皮色微红,或焮热色赤,肿块形成时,患肢小腿屈伸困难,故俗名“曲鳅”,此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2.html

小夹板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小夹板即正骨工具。 【小夹板】 正骨工具。四肢骨折时作固定用。是用柳木、杉木或胶合板等作材料,按肢体长短制成的长方形薄板。...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5.html

臖核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臖核指咽喉部发生痈疡,如喉痹,喉痈,喉疳,喉疔等。 【臖核】 咽喉部发生痈疡,如喉痹,喉痈,喉疳,喉疔等,或肢体皮肤破损并发感染时,下颔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大小不同的硬结,按之作痛,是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7.html

锈球风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锈球风为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 【锈球风】 阴囊皮肤搔痒溃烂的一类病症。多由肝经湿热下注所致。阴囊皮肤上发生红斑,丘疹,水庖,糜烂,结痂,皮肤增厚或脱屑等,常伴有搔痒或灼痛。重证可使阴囊皮屑大部剥脱,称为“脱囊”。类于湿疹,皮炎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8.html

悬痈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悬痈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 【悬痈】 指生于会阴部位的痈,又名“海底痈”。多因情志郁结,三阴亏损,湿热壅滞而发。此处组织疏松,又容易污染,所以不易愈合而形成疮漏。指生于上颚部位的痈,如紫色葡萄,舌难伸缩,口难开合,鼻内出血,时发寒热。多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29.html

血瘿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血瘿为瘿的一种。 【血瘿】 瘿的一种。表现为结喉部的瘿块上血脉交结显露。由心火血热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1.html

血痣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血痣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 【血痣】 因肤表或粘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呈红色或棕色、青色,压之不退,大小不一,多数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触破即流血。本病多为先天性,也可发生任何年龄。一般不变,也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2.html

腰柱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腰柱为正骨工具。 【腰柱】 正骨工具。是用扁担形,扁平长条状的杉木四根,各宽一寸,厚五分,长短约一尺上下,并在其两端钻孔,以线绳互相连贯,可以围扎在腰部脊骨上,用于腰椎骨折的固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7.html

摇法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摇法为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 【摇法】 按摩和伤科理筋手法的一种。用两手固定住某一关节部位的两端(主要是颈,肩,肘,腕,膝,踝等较大的关节),并从两端摇动关节部,作回旋运动,以加强关节的活动能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8.html

腋痈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腋痈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痈”,属阳证。 【腋痈】 指痈之发于腋窝内者,又称“夹肢痈”,属阳证。多因肝脾血热或心与心包两经风热所致。其症初起突然红肿疼痛,肿处坚硬难消,伴有寒热,如已变软则已成脓。如初起皮色不变,漫肿坚硬,肿势缓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39.html

共找到21,3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