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逆满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动脉”,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甲乙卷九第四。自“气满”至“气下乃止”,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胸下动脉,中府等量取也。平按:“下胸”甲乙作“胁下”。注“胸...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81.htm

目痛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阴乔,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自“目眦外决”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乔。目内眦,阴乔脉也,故取所主之输也。平按:“乔”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1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风寒湿邪侵害肌肤浅表部位的痹证。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皮肤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73.htm

泄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上节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又见甲乙经卷七第四。下节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五。□,取之阴乔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痳①也。阴乔上循阴股入阴,故取阴乔所主病者。足厥阴脉起大指丛毛之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87.htm

厥头痛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自篇首至“后取足少阳、阳明”,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四厥病,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一。自“厥侠脊而痛”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自“厥侠脊而痛”至“腘中血络”,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又自“厥胸满面肿”至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7-4.html

序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入于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曰哕。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又如难经第六十五,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谨按灵枢经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气者,正气也。神气之所游行出人者,流注也;井荥输...

http://qihuangzhishu.com/101/2.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人体较深部位的痹证。灵枢·九针论:“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03.htm

汤_【中医宝典】

...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吉林省中医管理局1997年中医科技成果三等奖。撰写学术论文20余,曾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参与编写心脑血管病中医证治学著作1部。自1982年以来连续15年被评为长春市科协先进工作者,l998被评为长春市卫生局拨尖人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26.html

输刺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灵枢.官针)。五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骨,刺法是将针直入直...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90.htm

中医词典拼音J:第七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第二十二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2-7.html

共找到514,2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