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_《镜花缘》

...起锚扬帆。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打听,不得详。后在海外遇一奇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2100.html

路志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穴位编码法,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黎明即起诵精典,挑灯夜读觅新知。路志正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与几十年来学习不辍、精读医典、学用结合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初,路志正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伯父路益修为当地名医,其父亦粗通医道。在家庭的熏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index.html

融在医古文中的六经语辞--六经与医古文(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六经之内含所惑罢了。 通医者必通儒。在旧时行医中,许多名医、大家被世人誉为儒医,他们大多都熟习过儒家的六经,故在著述和传播医学知识的文章中就必然多引述六经之语,甚至直接使用的就是六经中的语言,且能做到连贯自然,与自己要表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67.html

张从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suī)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兴定年间(1217-1222)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刘完素是同时代的人,但年龄较小。他便是金元四大家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congzheng/index.html

韦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则天时(684~690)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eixun/index.html

陈筱宝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深得傅青主,叶天士诸家之学,专长妇科,名重当时,筱宝尽得传。年甫弱冠即膺浦东塘桥善堂之聘为广大群众诊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年时更得宋代名医陈素庵《妇科医要》手抄残本,内多透彻理论与经验良方,潜心研读,进一步获得了有关妇科疾病的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xiaobao/index.html

南北朝时期名医辈出的徐氏家族_【中医宝典】

...疗疾,而且无不绝验,最后封他做兰陵太守,并称赞他疗疾为天下五绝。也许徐道度感脚疾之苦,著《疗脚弱杂方》,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治疗脚气病的专著。次子徐叔响,曾任大将军参军之职,对针灸、小儿科、本草学等都有研究,且著述丰富,撰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7.html

因张仲景而称_【中医宝典】

...受术于张伯祖,尽得传,工于治疗,尤精经方。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名医。 东汉末年,伤寒流行,为拯救黎民百姓,他打破官府戒律,坐在办公的大堂上行医,为病人诊脉开方,办公行医两不误。后来,他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坐堂行医四个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74.html

杏林的由来_【中医宝典】

...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什么单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75.html

葛洪_葛洪、鲍姑夫妻名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清静无为的思想。凡事有度的养生之道,至今仍有积极意义。鲍姑,是葛洪的发妻,在临床灸治方面有突出成就。夫妻二人,同操医术,救死扶伤,是历史上著名的志同道合的伴侣。鲍姑传授过几名徒弟,在针灸法疗顽症方面有独到之处,是有史以来第一名载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ehong/374-1-0.html

共找到454,6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