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补胜过药补、食补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守以一 养以和 《养生》道: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神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3.html

虚劳兼劳碌过度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天津宁氏妇,年近四旬,素病虚劳,偶因劳碌过甚益增剧。病因 处境不顺,家务劳心,饮食减少,浸成虚劳,已病倒卧懒起床矣。又因讼事,强令公堂对质,劳苦半日,归家病大加剧。证候 卧床闭目,昏昏似睡,呼之眼微开不发言语,有若能言而甚懒于言者。其面色...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39.htm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治外感热病,以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创六经辨证大纲。其后,凡治伤寒学者,必循古训,而用古方。吾浙江自宋代,朱翼中著《活人书》,创全面研究《伤寒论》先例。其后,则有元代赵道震著《伤寒类证》,吴恕辑《伤寒论赋》等;明代更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3.html

金序_《叶选医衡》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欲一编简明详尽理畅辞达者,而不可得,学人病。我朝叶天士先生,以天纵才,秉颖敏之质,又复潜心好学,孳孳不倦,想因诊事忙碌,未遑有所着述。然此《医衡》一书,乃生生裒集先贤精名言,其中症论治,靡不详且备焉。吾知是编一出, 学人庶得有所...

http://qihuangzhishu.com/768/5.htm

吴文学霁阳先生以积学劳心而心肺神不足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吴文学齐阳先生,笃志士也。以积学劳心,又有星士以己卯决科许者,其星士前许历历有验,至期疟发不能终场,遂心忧而成癫狂,日间或悲、或歌,或鼓掌,或顿足,甚则骂詈不避亲疏贵贱。乃叔邀予视,面白而青,脉两寸短弱,关弦,右关滑,两尺平。予谓两寸脉...

http://qihuangzhishu.com/668/395.htm

中医忌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邓运明 王晓跃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忌口也称禁口、食忌、食禁等,是指在中医临床中注意饮食禁忌,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忌口是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来,有广义和狭义分。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又称病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34.html

裘沛然_一、倡导伤寒温病一体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皆以伤寒名综上可见,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近世所称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都早已赅括于伤寒范畴,其中各病的名称、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亦早备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3-1.html

细论养生:生病源于过用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79.html

过度减肥影响怀孕_【中医宝典】

...现代女性以瘦为美,纤美女性成为时尚,超薄型、铅笔型等身材使女性乐此不疲。但蜂腰细腿的代价却是有可能与生宝宝绝缘。这样说也许危言耸听,医学家的研究却使我们吃惊。 女性每月都会有一次月经,而每次月经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脂肪量。只有维持正常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5314.html

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疏》《血证论》《中风》等,对中医内科...

http://qihuangzhishu.com/76/7.htm

共找到557,8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