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者,百行之宗,五教之要。自昔孔子述作,垂范将来,奥旨微言,已备解乎《注疏》。尚以辞高旨远,后学难尽诗论。今特翦截元疏,旁引诸书,分义错经,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现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传)的《疏》。 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传)《经义考》,...
...深奥玄妙 delicate;subtle;tricky 微妙的处境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 fine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问题 必须细心掌握,否则随时都可能出差错的 subtle 微妙的乐趣 国语辞典 用意幽深而...
...,如合其符节,有同而无异。一为先圣於前,一为後圣在後,其所揆度,则一而无二也。以其同也,揆,度也。 ○注“生始”至“东夷之人也”。 ○正义曰:案《史记》云:“舜,冀州之人也,耕於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年二十,以孝闻...
...通常称为;一般叫做 be generally called 棠梨通称杜梨 俗名;一般人(非专业人员)叫的名字 general term 蛤蜊是文蛤的通称 国语辞典 一般的稱謂。 孟子注疏.趙岐.題辭:「子者,男子之通稱也。」 一般的說法。...
...宜高子所以见诮於吾孟子矣。○注“伯奇仁人,而父虐之”至“何辜于天”。○正义曰:按《史记》云:幽王嬖爱褒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後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後立为平王者,是宜臼者...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宋·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绎曾字伯敷,处州人,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
...”至“工师也”。正义曰:案《史记。世家》云:“赵景公率,赵鞅是为简子,为晋卿。晋出公十七年卒。”张华云:“简子家在临水界,冢上气成楼阁。”○注“《诗。小雅。车攻》之篇”。○正义曰:此篇盖言宣王复古也。笺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谓御者之良,得...
...子务修孝弟,以为道之基本。基本既立,而後道德生焉。恐人未知其本何谓,故又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礼尚谦退,不敢质言,故云“与”也。○注“孔子弟子有若”。○正义曰:《史记。弟子传》云:“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郑玄曰:“鲁人。”○注“鲜...
...了汉儒注疏的传统,不在名物训诂上多用功夫,而是根据他们的理学观点来解释经文。 “五经”的文本,经过秦代焚书散失无存,汉初有人凭记忆重新编撰。汉成帝时,刘向校定“五经”,搜集各种文本互相比勘,决定正误。汉灵帝熹平年间,蔡邕等订正“五经”,刻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