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将促进中国未来科学的发展——杨振宁教授商榷_【中医宝典】

...不是像您所说的中国古代因受《易经》的影响,只有归纳没有推演。实际上归纳推演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方法,将其截然对立分开的说法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将宋元时代的数学成就和西方比较,“朱世杰高次方程组的解法比别朱早出四百余年;秦九韶联立一次同余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9.html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隋唐五代 跋禄迦国_《历代游记选》

...谷(河南偃师缑氏镇陈河村)人,佛教哲学理论家、著名的翻译家和旅行家。他十三岁出家后,游学各地达十五年,深感佛教理论多分歧,佛典译本疑伪杂陈,就在贞观元年(627年)冒着生命危险,历时四年,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进入印度,到达当时印度的取高...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572.html

中国文学的发展_中国文学_【文学360】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成就,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59.html

耆婆耆婆医方_【中医宝典】

...丸的制法应用。 耆婆医方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自东汉后叶以来,我国佛教界翻译和编著佛教著作5000多种。其中集佛教经典之大成者,当推《大藏经》,堪称佛教的丛书。南北朝时称之为《一切经》。在《大藏经》中,专论医理和涉及医理的经书约400种,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08.html

六朝时之志怪志人-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六朝时之志怪志人 上次讲过:一、神话是文艺的萌芽。二、中国的神话很少。三、所有的神话,没有长篇的。四、《汉书》《艺文志》上载的小说都不存在了。五、现存汉人的小说,多是假的。现在我们再看六朝时的小说怎样?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人乃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0.html

阴阳家、阴阳学说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循环对立——阴阳家的“意”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思维活动中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此为“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 [1] 。几乎所有研究古代文化思想、哲学、科学史的学者都承认,阴阳学说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认识中医的今昔未来_【中医宝典】

...的贡献。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中医是不是科学问题。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中国医药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自然作斗争、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丰富内容的一门科学。我们古代和先辈观察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61.html

禅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区别。由此,佛教禅定之法给中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并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00.htm

中药发展史_【中医宝典】

...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学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885.html

共找到278,0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