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发热病位在卫、气分。后者除有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之药之外,尚有珍珠母、牛黄、水牛角等咸寒之品,还能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其所治之发热较前三者病位更深。清开灵注射液主治病在营分,以身热夜甚,...
...,鲜芦根15g。(以7岁为例) 2.气营两燔 【证候】 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干赤裂,烦躁不宁或有嗜睡,肌肤斑疹,或见关节痛,或颈部?核肿痛,手足硬肿,随后指(趾)端脱皮,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辨证】 本病极...
...薛立斋曰∶妇人血分水分证,或因饮食失节,或因六淫七情失宜,以致脾胃亏损,不能生发,气血乖违失常,致形气不足,邪塞隧道,必用椒仁、葶苈二丸,以宣导其邪,佐以补元气之药,庶真气不复伤也。慎斋按∶以上七条,序妇人有血分、水分之证也。妇人以血用事...
...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 4、卫气失常:黄帝曰:病形何如,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然皮有部,肉有桂,血气有输,骨有属。黄帝曰:愿闻其故。...
...发热,阴气外束则恶寒。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壅迫而为痛。经络郁闭,卫气遏逼,浊阴上逆,则为呕逆。经脉束迫,不得发越,则尺寸俱紧。太阳伤寒麻黄汤证肝藏营血,寒伤于营,行其闭藏之令,营血不宣,是以无汗。营愈闭而愈泄,泄而不通,则卫郁而寒生。...
...卫气,阳气也,即人之天气也。天有二十八宿,周布四面,(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主周于身,与宗气、营气度数相等。或曰∶卫气出于何所?行于何地乎?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而卫气则出于下焦。营气随宗气行于经脉之中,卫气则不随宗气入于...
...(《灵枢·卫气失常篇》)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肢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此卫气之常也。失其常,则随邪内陷,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而苑蕴...
...为“气为血之帅”,包括了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读医随笔》说:“生血之气,荣气也。荣盛即血盛,...
...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里所谓“清”和“浊”主要是从功能上的差异而言。“清”是指营气的作用比较柔和,“浊”是指卫气作用的慓悍滑利,无所不到。“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故从所处位置...
...对偶概念名词,提示了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就在这个基础上,把温病传变划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上辨证施治的纲领。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