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_《药鉴》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明药脉之理,识望闻问切之情。药推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虚实之应。药用君臣佐使,脉分老幼肥瘦。老人脉濡,小儿脉数。瘦者脉大,肥者脉细。有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23/32.htm

十二经脉的名称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二)具体名称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44/55.htm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由是皆为虚候。而莫不皆同,但不禁者,为少差,而遗溺者犹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096.htm

奇恒之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脑的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因此,恼的病变,即可出现上述各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

http://qihuangzhishu.com/44/128.htm

痄腮因病分析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为邪毒蕴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结于耳下腮部,故见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等症。 1.邪犯少阳 腮腺炎时邪从口鼻而人,首犯肺卫,卫表失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继则侵犯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12.html

因病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本病属于“痹痛”,位在腰,故久不愈,也可属于“肾虚”。其发病的转,按中医的理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痹症的产生是由风寒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造成经络气血阻滞不畅通,不通则痛。由于人体禀赋素质不同,阴阳盛衰的情况各异,加之感受...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246.htm

因病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功能障碍的原因,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而胆的通降下行功能又有赖于肝的功能正常。中医药学认为肝和胆相表里,肝胆和脾胃的关系密切。所以本病定位在胆,的要点在肝、胆、脾。...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211.htm

因病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食管癌的发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与七情郁结,脾胃受伤;气滞血瘀,痰湿凝结;饮食不洁,生活不节;气血亏损,脾肾虚弱;先天禀赋,父母遗传有关。其不外与下列三种原因有关。1.饮食所伤:长期嗜饮烈酒,经常爱食酸辣腐臭、辛香燥热之品。《医碥·反胃...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274.htm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700.htm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1.htm

共找到156,9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