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庭医生分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反映的西周官制,颇多一致或相近。因此,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周礼》是西周职官问题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周代宫廷,把医生分为食、疾、疡和兽医,这是医学进步的一个标志,它有利于医生各专一科,深入研究。《周礼》宫廷医学的分科,是我国最早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htm

明代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刊印。 本书共8卷,卷1首设“医学或问”51条,阐述医学源流、授受、亢害承制、丹溪说、四诊合参等内容,颇有见地。“或问”后按内、外、妇、儿科分述近百种病证,收一千余方。诸病总论皆采《内经》要旨,脉法取王叔和,伤寒宗张仲景,内伤宗李东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7.html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史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史研究的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参考研究任务和目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1.html

解宣毒_《麻科活人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遇冬温大不祥.民多疫疠发疮疡.如逢麻疹相传染.可用汤丸解良.麻毒从来解在初.出尽毒解忧可无.腹中胀痛邪犹伏.喘促昏沉命必殂.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此四时之正气也.若冬应寒而反温.乃阳气暴泄.火令早行.人感之者.至于来春.必发痈疮.未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makehuorenquanshu/703-7-3.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考查也可替补,民间良医听其试补。元代对医学生及教学人员的考查、考核,则由医学提举司每年拟定13科疑难题目,呈报太医院转发各路医学教授,令医学生依式每月学习义一通,年终时造册呈报医学提举司,以考查医学生学习成绩。此外,本医学的教授就所下发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2.htm

回族医学_【中医宝典】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金元之际,回族医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与回族药物有关的、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医药大型综合性著《回回药方》等专著。从《回回药方》中所载方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23.html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医药出版业的发展1840~1874年,这时出版的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比较突出。上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3.htm

医学理论体系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傣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本民族丰富的传统医药经验,并吸收了古印度医学、汉医学的部份内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药体系,对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傣族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19.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实际上已举办了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统一全国后,在前代基础上,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太医署,其它医学教育部分,分为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医学教育设四个科系,医学系之编制有博士2人,助教2人,医师200人,医学生120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5.htm

序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土壤细流之助有志之士。又从而广译之,毋虑数千万种,其善者亦不过一家言已耳。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道,未尝有贯穿群籍合为一书者,而况籍向以小道目之,杂家属之耶。《》一书则大异是,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相思,即有神交之契,亲炙后不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共找到90,4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