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汇订于清光绪初,汇辑者不详。包括《玉函经》、《注解胎产大通经》(梁·杨子健撰)、《秘传离娄经》(眼科著作。不着撰人)、《小儿痘疹经验良方》(清·魏君用编)、《萃》(明·肖昂撰)、《抄》(不着撰人,包括《玉籍方抄》、《经验方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72.htm

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级宝鉴》。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74.htm

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汇订于清光绪初,汇辑者不详。包括《玉函经》、《注解胎产大通经》(梁·杨子健撰)、《秘传离娄经》(眼科著作。不着撰人)、《小儿痘疹经验良方》(清·魏君用编)、《萃》(明·肖昂撰)、《抄》(不着撰人,包括《玉籍方抄》、《经验方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17.htm

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级宝鉴》。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05.htm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亦传为薛氏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喜读《景福医》_【中医宝典】

...□ 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读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刚出版的《景福医》一书,感到既兴奋又亲切。事在人为,文如其人。田景福同志是卫生部中医司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老领导,他对当代中医药事业的系统回顾充满了真情实感。这种情感是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257.html

邓铁涛辨证论治_【中医宝典】

...涛辨证论治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亮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辨证论治之精神,来源古远,但加以提倡宣扬,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7.html

《中国籍通考》著录籍作者考辨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籍通考》 考证 著录籍 《中国籍通考》(以下简称《通考》)由严世芸先生主编,是目前中医古籍文献研究领域重要的参考书。该书内容博大精深,但对一部分籍作者的著录不太准确,现据笔者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1《王世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6.html

序_《伤寒诀串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闽中名医.林子以陈修园陈道着两先生对.敬以修园先生所着南雅堂十一种医书见示.且余本善病患也.又耳熟是书久矣.适林子复以伤寒诀串解手一通乞序于余.余不敏.每兢兢官守.尚恐才不足以经世.何暇论及卫世.然串解实补伤寒浅注所未备.不可以无传.若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yijuechuanjie/333-2-0.html

卷二十一·异二_《池北偶

... 宋范公称《过庭》载《黄须传》,即今所传虬髯事也,然其间云:于汴州见太宗,殊纰谬。黄须儿,曹操呼其子彰。而此传李卫公所遇亦称黄须。 ◎柳耆卿墓 仪真县西地名仙人掌,有柳耆卿墓。按《避暑》,柳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平甫为守,出钱葬之。真、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536.html

共找到87,3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