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存》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著作。十七卷。清·王燕昌撰于1875年。本书作者纂集其个人家传之医学理论和经验,主要内容为杂论病机、医理、临床经验及效方等。现存清·同治甲戌皖城黄竹友斋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5.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1423)和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 明代,朝鲜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扩大,成为金元医学创新理论兴起的重要开端,从文书所论看,对火热病过分强调,虽为纠弊,但亦有偏颇,后人有所批评。 三、《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又有十四卷本(《古今统正脉全书》辑本)。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序_《医学见能》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见能》四卷,蜀、天彭、唐容川着。仆得于江右之笥筐,忽忽十余载矣,辞简理周,最有功于济世。盖容川原为初学弟子与夫不知医者说法,故理不求深,而方必录验,较之务求艰奥,而无俾实用者,未可同日语也。忆昔家君宦游豫章,幕府中人有以疾苦告者,即...

http://qihuangzhishu.com/824/2.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实际上已举办了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统一全国后,在前代基础上,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太医署,其它医学教育部分,分为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医学教育设四个科系,医学系之编制有博士2人,助教2人,医师200人,医学生120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5.htm

病症卷三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注意,本编所载各症不知耗费余若干之精神,始克有此独得之真实成绩,坦白报告。希望来者继续试验及研究,以推进医学,并非教人学医,指导学医,自居先觉性质。(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吾人之大病也。)故所列各症及验,均反复试验,毫无可疑,而后择其最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7.htm

换个思路治口疮_【中医宝典】

...用口腔溃疡贴膜、吃西瓜霜含片……有些人的口腔溃疡怎么治都治不好,如果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王泽民主任的门诊,他多半会建议患者使用“灭火器”。 王泽民说,当疾病久治不愈时,要换个思路,因为口腔溃疡在排除了口腔等其他疾病后,在一定程度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27.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重要环节,它促进着医学的进步。明代出现了整理古代病案的专著,提出建立病案格式的具体要求。1、韩懋的“六法兼施”韩懋的《通》,提出书写病历,要六法兼施。六法指望、闻、问、切,论、治。六法作为填写医案的具体要求是:一望形色,如肥瘦、高低、肤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食、中三指有放射痛的原因_、食、中三指有放射痛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进入手部。腕管在手腕掌桡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腕横韧带坚韧,近侧缘增厚,是压迫正中神经的主要因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位置表浅,容易受腕横韧带的压迫,...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MuShiZhongSanZhiYouFangSheTong343632.htm

新安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_【中医宝典】

...,据史料考证、统计,自宋代至新中国建立前,“徽州府”卓然成家者820人,其中421人撰集汇编籍约730种。医家之众,籍之多,“在以地区命名之中医学派中,堪称首富”。[1]大量的专家、学者通过近20年来对新安医学发掘、研究、整理、发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4.html

共找到149,6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