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关格之刺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之奈何?(六十篇,古经数也。今失其传。编绝简垢,即韦编三绝之谓。垢,尘污也。盖古时无纸,书于竹简,以熟皮编之,故曰韦编。外揣,本经篇名。所言浑束为一大则无外等义,见前十二。)黄帝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13.html

医学博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都督府各一人,皆正九品上。上、中、下州各一人,皆从九品下。医学博士的职责是负责各辖区之医疗、疗和推广本草、药方等普及工作。唐时地方的医学博士时置时废。其与太医署中之博士称谓及职品都有一定区别。太医署中之博士名曰博士,一般为正八品上,主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26.htm

三焦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黄帝三部针炙经曰少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病名曰三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夫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者流行,营卫致养,则腐熟水谷,分别清浊,以时而下,无复滞留,若营卫不调,风邪入客,则决渎...

http://qihuangzhishu.com/122/486.htm

伤寒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第二期中所谓阳明、少阳各证,治法,此是汗不得法,邪已渐渐入里,内脏已渐干燥,一切发汗之药,不能再用。此时治法之有效者,首推大黄、芒硝,其次则柴胡、前胡、黄芩、竹叶、石膏、青皮、厚朴、枳实,再次则瓜蒌、半夏、此药略燥,用时注意栀子、豆豉、...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9.htm

五国而攻秦·韩一·战国策

...五国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 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是轻王而重秦,故王胡不...

http://wenxue360.com/guji/4726.html

巫的流变与趋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巫是人类史前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巫产生以后,曾把人类医药的经验予以吸取、传承变异,给比较质朴的医药经验和朴素的知识披上一层灵光,在医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巫合流的混杂阶段。夏、商正处在这个阶段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崛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htm

浅论孟河派处方思想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唐存祥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孟河派发源于常州孟河,以医家众多,且名医辈出而著名。其中又以巢元芳、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四家为代表,影响深远。笔者曾受教于当代孟河名医单兆伟师门下,亦传自于马培之一脉,耳濡目染,深受孟河派处方思想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091.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中,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中蔗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35~?)在《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序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土壤细流之助有志之士。又从而广译之,毋虑数千万种,其善者亦不过一家言已耳。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道,未尝有贯穿群籍合为一书者,而况籍向以小道目之,杂家属之耶。《》一书则大异是,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相思,即有神交之契,亲炙后不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兼形声。从匚( fāng),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 yī),从酉( 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同本义 [...

http://hanwen360.com/x/533B.html

共找到119,7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