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与中医学的理论真谛_【中医宝典】

...本原”,人为本,病为标。中医并非治病的医学,而是治人的医学。 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各种生命运动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失和,是导致病态过程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整失和、燮理阴阳,乃是中医治人的根本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43.html

中医药生命力缘于特色优势_【中医宝典】

...□ 何清湖 周兴 刘朝圣 湖南中医药大学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失去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但从近年西方非线性、系统性、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动向看,医学科学发展轨迹却越来越向中医药学的思维靠拢。是什么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中医药学的生命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07.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重视都对医学发展和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隋唐医学发展的特点:一、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医药文化也绚丽纷呈,医药学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出现空前昌盛的局面。以前只以局部地区或医学个人经验从事医疗实践和著述活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1.htm

奴隶社会(3)医学理论的萌芽_【中医宝典】

...人体,表现在外的是易观察到的韵、色、形、态,同时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的机体是由气血来决定少、壮、衰老的。这些医学概念为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2.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医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htm

尊经崇古,注释经典_【中医宝典】

...尊经崇古,注释经典 儒家文化中的尊经崇古思想非常浓烈,突出地表现为对古代圣贤的崇拜和对传统经典的迷信。它使得人们习惯于借用经典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定要吸收传统经典的养分,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即所谓的言论必须“引经据典”。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41.html

疲劳状态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疲劳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状态,向来广为人们所注意,特别是在应用心理学领域中,医学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一直在探讨、争论这一问题,因为疲劳状态是直接与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相关联的重要因素。至今对于疲劳问题的全面理解,至少包括以下...

http://qihuangzhishu.com/967/372.htm

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与西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在学术思想、理论构建、思维模式、临床实践、用药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已是公认的观点。为此,在日前召开的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申报指南说明会上,专项专家组副组长李振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11.html

《孙子兵法》与《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章句的研究,往往会舍本逐末,不得要领,不能抓住医学与哲学相关性研究的根本。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由道至技的实用技术理念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借鉴哲学思维方式以及某些具体思想的基础上屏弃某些形而上的、充满信仰色彩的思想,并结合人体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2.html

中西医学历史嬗变的轨迹_【中医宝典】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重视辨证,主张“三因治宜”的个体化诊疗方略等。 三、东西方医学的差异与交融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5.html

共找到35,8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