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斋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潜斋”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有八种本和十种本之分。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24.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俞跗: 上古医家,相传擅长外科手术,黄帝臣。西汉时期三文史学家都记述了秦越人所论之上古医生俞跗的事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1.html

序二_《医学指归》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在在处处有灵物阴护”,祚谓是编亦然,必传于世无疑也,故乐为之序。咸丰元年岁在辛亥闰八月上浣山李福祚顿首撰吾友双湖先生所遗《医学指归》一书,其子小湖暨诸昆季付之梓而公诸世,嘱宜叙,宜不知,何叙为?然先生所以业之故,惟宜知之且悉。初至兴...

http://qihuangzhishu.com/843/3.htm

蒿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别录》下品) 【释名】齐头蒿。 时珍曰︰《尔雅》︰蔚,,蒿之无子者。则之名以此也。诸蒿叶皆尖,此蒿叶独而秃,故有齐头之名。 【集解】《别录》曰︰蒿,生田野。五月、八月采。 弘景曰︰方药不复用。 恭曰︰齐头蒿也,所在有之。叶似防风...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000.html

简论中西药结合_【中医宝典】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为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 中西药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2.html

清代前中期医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大椿精勤于,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2.html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伤科按摩》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历史上称为疡、金镞、正体、正骨科等。在祖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科学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3.htm

中医体质研究谈_【中医宝典】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与“中医体质”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其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强调“体质”在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将两者的称谓暂且合称为“医学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6.html

蒿(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本草经集注》蒿味苦,温,无毒。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血脉满盛,不可久服。生田野,五月、八月采。方药不复用。(《新修》三六○页,《大观》卷三十,《政和》五四六页)《名医别录》蒿味苦,温,无毒.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血脉满盛,...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muhao.html

序一_《医学指归》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于兴为,以活人为志,江淮间足迹殆遍。性谦慎,好施予,乐于为善。内行尤淳笃,事二亲克孝。遇病且贫者就医,必赠以药。虽大寒暑,治病弗辍。兼以其暇成《医学指归》一书,俾后之医者识经络原委焉。夫以所见于君者如彼,所闻于人者如此,其孝而好善也,信...

http://qihuangzhishu.com/843/2.htm

共找到146,4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