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论述贪色致病_【中医宝典】

...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得了一种疾病,经过晋国的官医诊治不见好转,就向秦国请求援助。秦国的秦景公派名医和前去出诊。� 秦国在春秋时期出过几个名医,如前边说的缓。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9.html

序_《先哲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栗园浅田君以廓清吾道己任,其撰着布世。顷又聚亨元以降哲匠之论医者,删定其文,名曰《先哲话》。余受而读之,艮山先生以下凡十三家,其超迈之识,独得之见,发前贤所未发,而于诊候施设之法,的实明确。寓妙用于片言,寄活变于只句,可谓林圭臬也。...

http://qihuangzhishu.com/945/2.htm

少林寺将成立“少林禅院”_【中医宝典】

...变“被动保健”“主动保健”。具有“动静结合”、“功药合一”、“身心双治”特点的少林养生文化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在北京召开的“少林养生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禅”概念,他把少林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2.html

汪序_《疡大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而外科亦间施治有方,终未能得窥全豹。不惮岁月,殚精竭神,搜括古今确论,都成一集,名曰《疡大全》。下问于余,余披阅数过,深叹顾君之学问渊深,而用心良浓也。夫世之庸工,不明脏腑,不按经络,临证制方,灭裂古人之成法,而私心自用,则于外科尤甚...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htm

宋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及《太平圣惠方》,书中多其所集,行世。□太平兴国间太医,奉诏同修《本草》,裒集方书,广心医学。□初道士,得《海上方》,深察药性,治疗辄效。太宗时奉诏同修《本草》,御医,名著当代。□岭南人,善,太宗时翰林医官,治疗病多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3-13.html

北京综合医院中工作初见成效_【中医宝典】

...、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目前确定北京市级综合医院中、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单位占到市级综合医院的80%,使综合医院中、中西医结合学术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该局将综合医院中医科与中医医院同等对待,尤其是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32.html

则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素问》)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三折肱知良医。(《左传》)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哲言九折臂而成医。(《楚辞》)不为良相,则良医。(范文正)人...

http://qihuangzhishu.com/472/79.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俞樾“废存药”论及其历史影响_【中医宝典】

...“辨讹正误”的结晶。[1]基于对中医的理解,他的“废存药”思想的产生埋下理论的根苗。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论著《废论》和《医药说》中。 《废论》 1879年,俞樾开始撰《俞楼杂纂》,凡50卷。在第45卷中专列《废论》,[2]...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0.html

弁首_《古今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揭来燕豫,附应中原,之正传,已有所得。余因省焉,遂弃儒就学,绍岐黄仓越之心传,阐刘张朱李之秘诀,于当时云游高士有裨教者,尤竭诚晋谒,与之上下其议论。远宗先哲,近取名公,殚精竭神,磨光刮垢,与家君相渊源,盖有年矣。每视疾则公诊以脉息,次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jian/613-5-0.html

共找到374,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