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不宜过多,疗程要恰当。已知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如吗啡,氯丙嗪等应避免使用。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过程,如能早期诊断、适当休息、营养和一般支持疗法,多数病人在3-6个月内能自愈。对临床症状明显或黄疸深重的急性肝炎病人,则静脉给予高渗葡萄糖...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内蕴,中焦失和,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消食。 【方名】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茵陈15克,金钱草9克,栀子6克,大黄6克,焦山楂9克,神曲6克,焦白术6克,茯苓12克,山药9克,鸡内金6克...
...等则可引起黄疸。结局:急性肝炎大多在半年内可逐渐恢复。点状坏死的肝细胞可完全再生修复。一部分病例(多为乙型、丙型肝炎)恢复较慢,需半年到一年,少数病例(约1%)可发展为慢性肝炎。极少数可恶化为重型肝炎。2.慢性(普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病程...
...其它细菌感染,不但可引起性肝炎,还可发生溶血。因此血清中有结合和未结合两种胆红素。感染控制后,黄疸可消退(详见新生儿败血症)。(3)新生儿肝炎综合征。(4)红细胞酶的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在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华侨中发病较高,...
...肝硬化表现。 4.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应与其他常见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性肝病、肝硬化等相鉴别。对局灶性脂肪肝,需与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鉴别。 一、重度...
...分类。病理改变以肝实质损害为主,有灶性、中央区、甚至带状或大片坏死等,有时可伴有轻度淤胆。 (2)慢性型: ①慢性肝炎型:有些药物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其病理变化与自身免疫性活动性肝炎相似,包括肝小叶周围碎片状坏死,汇管区和肝小叶炎性细胞...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所有...
...1.急性病毒性肝炎 本病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肝炎标志物,如甲型、乙型、丙型乃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或核酸分子(PCR法)明确之,但对带病毒患者发生缺血性肝炎则存在一定困难。缺血性肝炎患者氨基转移酶(ALT、AST)常于发病后48小时...
...发热、头痛及头晕、全身乏力、失眠等;查体可发现肝脏肿大及触痛,患者常主诉肝区不适或疼痛,有些病人可有黄疸,可见眼球结膜及身体黄染;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黄疸指数等项肝功能指标异常。(一)饮食原则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尚无特效...
...(一)治疗 1.急性肝炎的治疗 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具有自限过程,注意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富含营养且易消化吸收的饮食,注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恶心呕吐致影响进食、热量不足者应每日输液补充。根据病人不同征象采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