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间发白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系指今之白喉。清乾隆年间发现此病之初,根据其症状命名为喉间发白证。又名白缠喉。本病由太阴肺经伏热盗其肺金之气所致。治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也可外用吹喉药配合治疗,参见白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01.htm

功能性子宫出血秘方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易修珍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584.html

慢性唇炎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中医方剂(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清心降火,养阴润燥。 【方名】养阴清燥汤。 【组成】玉生15克,黄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荣星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776.html

蚕子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指咽后壁泛起白膜或黄膜状的蚕子。《喉科方论》:“发左则平肝,发右则清肺。”治宜去膜升提,驱风解毒之药治之。”一般以养阴清热、凉血化瘀为主。如养阴清肺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67/27.htm

养阴清热汤_口腔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栀子10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鲜,干燥综合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747.html

玉液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醇剩义》玉液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玉液煎【处方】石膏15克 生地15克 石斛9克 麦冬6克 玉竹12克 葛根6克 桔梗3克 薄荷3克 白茅根24克 甘蔗汁100毫升【功能主治】清胃凉血,养阴生津。治胃火炽盛...

http://zhongyaofangji.com/y/yuyejian.html

霜降的养生_【二十四节气】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 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 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327.html

霜降时的养生菜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米、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山药、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还可根据不同体质选择药膳。 木形人:桑椹猪肝平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46.html

药粥润“冬燥”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进入冬季,雨雪偏少,天气显得特别干燥,所以“冬燥”往往比“秋燥”更厉害。多服用一些养阴生津的药粥,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进入冬季,雨雪偏少,天气显得特别干燥,所以“冬燥”往往比“秋燥”更厉害。尽管此时不少人会使用加湿器,但这时不仅皮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47.html

阴虚喉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系指因肾阴亏损而致喉痹的病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肾阴亏损,症见咽干少津,咽痛欲饮,腰膝酸软。治宜滋养肾阴,方用滋阴八味丸加减。本病也可由肺胃阴伤所致,治宜润肺养阴,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本病类似今之慢性咽炎。...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81.htm

共找到6,2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