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延医论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成注《伤寒论》论 五志论 阴阳交并论 虫论 温疫总论 疟论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 虚劳论 传尸...

http://qihuangzhishu.com/769/index.htm

《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延医论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成注《伤寒论》论 五志论 阴阳交并论 虫论 温疫总论 疟论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 虚劳论 传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index.html

医古文以外的古文天地--“六经”与医古文(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文献看,广义的古文还应有四类:一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如《十三经》;二是包括医学经典在内的子部书,如《老子》、《庄子》、《吕览》、《淮南子》、《内经》、《难经》、《太素》、《本草》等;三是史籍,如《史记》、《汉书》等有关文选。四是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0.html

六经正义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清理脉证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只在六经。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以总百职也。若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证,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略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

http://qihuangzhishu.com/472/117.htm

六经癞形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似赤非赤,似白非白,大者如钱,小者如豆,此证最为难治。麻癞由酒毒留滞胃腑,遍发疮毒,状如疥癣,痛痒难忍,或手足发黑白顽痹,形如雁来鹅掌风之状,或发内痔,头硬而碎,形如 头,遍体皆然,触之则大痛冷汗,一时即愈。与癞大同小异,但癞轻而重,...

http://qihuangzhishu.com/344/957.htm

六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15.htm

统论六经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六经之法.一经有一经之证.先要分看.分看宜在有字句处精研.而或此经杂彼经之症.又要合看.合看全在无字句处善悟.而尤要在于辨似.有阳中之阴.有阴中之阳.有阳中之阳.有阴中之阴.有阳证似阴.有阴证似阳.有阳证转阴.有阴证转阳.有阳证杂阴....

http://qihuangzhishu.com/725/60.htm

六经本病_《伤寒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厥阴.亦非一经止病一日.亦非一经独病相传.大抵今之伤寒.无不兼经而病.即古人所称合病并病之症.后学不解此旨.而欲拘拘于六经传次.印证今病.宜无一症合其式矣.兹将六经古法述于前.新法续于后.其各经兼并之症.列于六经正病之下.庶临症者得其把握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zhang/934-6-5.html

六经形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伤寒》。指中风病出现六经形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筋脉拘急等,属真中风,与无六经形证的类中风相区别。...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26.htm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_《质疑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 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手有三阳三阴,足有...

http://qihuangzhishu.com/274/6.htm

共找到17,3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