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浊腻、根部厚。此为少阴寒化证,兼太阳表证未解。须表里同治,法宜散外寒,涤内饮,以小青龙汤加减主。处方麻黄10克 干姜15克 甘草15克 桂枝10克 法夏18克 辽细辛5克 炮姜20克 生姜20克 四剂【二诊】服四剂,咳嗽减轻,气喘稍减,痰...

http://qihuangzhishu.com/1036/47.htm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09中医执业医师儿科考试大纲 辨证表里辨证 辨证寒热辨证 辨证虚实 辨证阴阳 之间的关系 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五脏-心)(Z) 藏象学说简述 藏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与易水学派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前人著作中有关脏腑辨证思想的启发,系统总结上述诸书中这方面的理论,他在《医学启源》一书中详述各脏腑天人相应关系、表里关系,并按“不及”、“太过”、“实”、“虚”、“寒”、“热”几大证候类型,描述各脏腑疾病的主要症状、脉象,提出五脏用药原则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7.htm

脏腑兼病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只要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病较常见,反之则为较少见。因此在辨证时应注意辨析发病脏腑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在治疗时才能分清主次灵活运用。脏腑兼病,证候极为复杂,但一般以脏与脏、脏与腑的兼病常见。具有表里关系的病变,...

http://qihuangzhishu.com/92/72.htm

用经方应讲求整体辨证_【中医宝典】

...“经方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只有施用得当,才能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缺乏整体观念、顾此失彼是经方难以取效的原因之一。 笔者曾治疗一23岁学生女患者,其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等症状。就诊于某医院急诊科,给予退热抗感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17.html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三焦辨证根据温热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脏腑经络产生病理变化所出现的临床表现,把外威温热病的一般过程,划分为三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3.html

跋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远公陈先生真奇士也。尝着《石室秘 》及本草诸书行世,私心企慕殆二十余年矣。一日晤成君而行,因悉先生着述甚富,盖成君为远公甥,故知之为独详。其书总名《洞垣全书》,其中最有益于人世者,莫若《辨证录》。余遂固请得而有焉。斯编辨病体异同,证...

http://qihuangzhishu.com/591/147.htm

推理辨证治舌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需顾护阴液,加用生地黄,清心利水而不伤阴碍胃,颇得儿科制方之要领。本患者为成人,没有明显伤阴,故去生地而用黄连。木通使用有诸多讲究,高建忠常去而不用。 学习本案,体会有三:一是辨证巧,于无证中据理辨出;二是选方妙,两方相合恰与证相对;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05.html

辨证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浅深和形态的光滑与否。[3]根脚:指病变的基底部。五轮辨证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有证,由脏不平所致,未有标现证而本不病者。(《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夫目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肺有病则发于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8-3.html

凡例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一、是编皆岐伯天师、仲景张使君所口授,铎敬述广推以传世。实遵师诲,非敢自矜出奇。一、辨证不辨脉者,以证易识也。苟能知症,何必辨脉哉。虽然,辨证更能辨脉,则治病益精,又在人善用耳。一、辨论证候均出新裁,阐扬《灵》、《素》所未备,于二经...

http://qihuangzhishu.com/591/6.htm

共找到421,0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