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悲伤,见面色惨淡,时时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脉弱;恐伤,少腹胀满,遗精滑精,二便失禁;惊伤,则情绪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甚至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分析】喜为心志,过喜,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而见精神恍惚,思维不集中,重者...

http://qihuangzhishu.com/92/58.htm

什么是血瘀胃脘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血瘀胃脘,是指血液瘀积胃脘所表现的证。凡脾胃病,或寒凝、气滞等使血瘀于胃脘,皆可引起此。以胃脘刺痛、舌紫、脉涩为辨证要点。 【概念】血瘀胃脘,是指血液瘀积胃脘所表现的证。凡脾胃病,或寒凝、气滞等使血瘀于胃脘,皆可引起此。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56.html

脾胃肠病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忧思恼怒则痛甚,苔薄白,脉弦。2.特征:具有情志所伤病史及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嗳气叹息等肝胃气滞的证特征。·瘀血内停1.主要脉症:脘腹刺痛,痛处不移,按痛甚,食后加剧,人夜尤甚,或胃肠有包块,舌质紫暗,脉涩。2....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5-0.html

陈可冀_病证结合模式及临床运用探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王阶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张兰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关系研究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陈可冀院士在继承经典,传承名家基础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该模式包括如下三种:一是中医辨病结合辨证论治模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keji/1345-3-1.html

经断前后诸_【中医宝典】

...,治疗以调治肾阴阳为大法,若涉及他脏者,则兼而治。 一、肾阴虚型 主要: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或皮肤瘙痒,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分析:经断前后,天癸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17.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 问诊 切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技巧(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脉。脉象的分类,一般说来有二十八脉(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2.html

什么是膀胱湿热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膀胱湿热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以小便异常为主症的一类。 【概念】膀胱湿热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以小便异常为主症的一类。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范畴。多因外感湿热邪,侵及膀胱,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3.html

病证形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时手脚似搐,四肢冷,脉气沉弱。歌曰∶慢脾候脉微微,昏昏即睡难辨。或若摇头并口噤,万中无一可能医。慢惊风∶惊痰灌心而成。其唇红目直,手微动如搐,体微热不语,脉气微沉细。歌曰∶慢惊风候要唇红,仔细推求速有功。囟肿必知无妙药,灵丹与服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43/26.htm

气过_【中医宝典】

...气过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临床以肺胃、肝胆气上逆的证较为多见。 主要临床表现: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渭气上逆测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病机分析:不同脏腑气上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83.html

非线性与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宝典】

...六节藏象论》载有数量词“五日谓之,三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灵枢·经水》曾概括指出“若夫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其死可解剖而视,其脏坚脆,腑大小,谷之多少,脉长短,血清浊,气多少……皆有大数。”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4.html

共找到438,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