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学家找到治疗糖尿病的天然抑制剂_【中医宝典】

...来自天然植物的治疗糖尿病的抑制剂——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最近被我国科学家找到。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发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尿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359.html

天然药物为何称为“本草”_【中医宝典】

...天然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但为什么统称“本草”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人的药物知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药物。如秦、汉时期所著《本草纲目》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9.html

50年应用二甲双胍成为降糖经典药物_【中医宝典】

...成为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有效控制糖尿病,应加强对经典药物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二甲双胍是最早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于1957年在法国首次作为降血糖药用于临床研究,至今已50多年。第一个二甲双胍药(格华止)于1959年获准上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854.html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可喜_【中医宝典】

...不仅丰富了三萜类化合物的内容,且加深了对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对五味子科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是近年来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方面在世界上的亮点之一。 在对五味子科植物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15.html

开展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推动天然产物界的开发_【中医宝典】

...学术会议,推动了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现在充满着蓬勃的生机,日益成熟,并开始发挥它自己在各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巨大的作用。 2 在当前我国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2.1 民族植物学的根在中国 民族植物学在80年代才引入中国,在此以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53.html

九院士两药学专家联合建议开展中药代谢组学研究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评价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代谢组学研究也在我国多家研究院所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等单位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开展了中药资源、中药复方作用机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41.html

深圳用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效显着_【中医宝典】

...我国总体发病率为2.76/10万。白血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两者的比例大约为5.5:1,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占急性白血病的10%左右。最近几年,深圳仅该院每年就要收治8~10位这样的患者。 汪教授介绍,据记载,我国最早采用药物治疗急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485.html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典籍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实践。到了东汉时期,一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了。 “本草”是中药的代称,虽然在药物中,动物类和矿物类以及其他种类的药物也很多,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是草木之属。植物的种类繁多,采撷方便,所以常用“本草”来指代全部中药。这部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3.html

天然牛黄资源稀缺,掺杂使假现象严重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在目前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农户宰牛取得,而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481.html

天然五贝子中药染发无毒害_【中医宝典】

...经常染发的人在使用传统化学染发剂时常常会遇到四大尴尬:过敏、致癌、伤发、褪色。造成四大尴尬的罪魁祸首就是化学染发剂中的主要成份“对苯二胺”,它不仅容易引起过敏,还会导致头晕、头痛、眼疾、贫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细胞突变等疾病。 北京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26.html

共找到135,1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