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王士雄撰。分正续编,正编二卷,原名《回春录》;续篇八卷,原名《仁术志》。约成书于1850年。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杂病等治疗验案。不分门类,每证自成一案。王氏论病,溯因辨证,处方强调随证变化,不拘成方。用药极平淡,而治病多奇...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16.htm

《王氏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王士雄撰。分正续编,正编二卷,原名《回春录》;续篇八卷,原名《仁术志》。约成书于1850年。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热病、杂病等治疗验案。不分门类,每证自成一案。王氏论病,溯因辨证,处方强调随证变化,不拘成方。用药极平淡,而治病多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7.htm

朱百春兄令婶半产崩晕寒热似疟_《程杏轩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旨。下午复诊,脉象仿佛,早间服药,安眠片时,顷复寒热交作,此属阴阳两虚,正气不胜,非疟证也。原方更进一渣,明日再议。两进甘温,昨午寒后热甚,扶掖下床,小溲遗出,直至半夜,热始渐缓。切恐今午寒热复来,撑持不住,揣其寒热之故,非阴阳两亏,即正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chengxingxuanyian/727-14-56.html

刘序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新安程子杏轩,深于医,着有《医案》一书,发明其理甚悉。予因思医书,惟《灵枢》、《素问》最古,虽未敢必为神农氏以后之书,然其为战国时神于是术者之所为无疑也。由是推之,《春秋》左氏传医和医缓诸论说,更推之周官医师食医疡医诸职守,所云阴阳风雨...

http://qihuangzhishu.com/727/2.htm

中医研究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安徽为中医“把脉” 百花秀肤 擦亮中医民族瑰宝 陈昭定医案——肝郁化火 传10人学中医仅1人就业 东阿阿胶价值回归路 监狱探险-为矽肺病-救得秘方归-中国第一人 检验为中医的诊断提供帮助 流感带来的意外收获 卵巢癌古中医认识 论《中医内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anjiu-730-1.html

寒热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势渐减.然后以人参养荣汤数十帖.月余如初.一妇产后恶露未尽.因起抹身.寒气客于经络.乍寒乍热.脉紧而弦.以葱白散.二帖而安.立斋治一产妇.恶寒发热.欲以八珍加炮姜治之.其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薛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不信.仍服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4-22.html

厥阴病证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是一个病情严重的阶段,临床表现又错综复杂,为此必须抓住辨证要点。但应切记其关键,在于依据正邪进退的表现程度而决定。在临证当中,必须随时关注其正邪进退之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能获得疗效。 (一)寒热错杂寒热错杂证乃由正邪交争,阴阳失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1.html

《旧德堂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http://zhongyibaodian.com/jiudetangyian/index.html

医案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an-1999.html

汪受传医案——风热夹湿,热重于湿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象已减,但因热病伤阴,呈现肺胃阴伤证,出现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于结,舌红少苔等,故二诊以清解余毒,益气养阴为治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医论医案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72-274]...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5.html

共找到68,0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