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二附伤寒、伤风_《丹溪心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主乎温散 卒中天地之寒气者,口得寒物者。从补益气汤加发散药,属内伤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用前汤,从所见之证,出入加减。必先用参耆托住正气。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耆之剂,如果气虚者,方可用此法。胃气大虚,必当...

http://qihuangzhishu.com/650/12.htm

吴天威丈便痈发明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临溪吴天威丈,年七十三,客邸远归,偶坠马跌伤,左胁作痛,随治而愈。后半年,忽左胯肿痛,憎寒作热,动止极艰,里诸公认湿痰者,认风气者,认湿热者,总罔效。闻歙外科洪氏能,且识杂病,迓以为治,居数日,视为疝气,率投荔枝核、大小茴香、...

http://qihuangzhishu.com/668/242.htm

气虚_【中医宝典】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8.html

惊悸吐血下血胸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_《金匮要略》

...惊悸吐血下血胸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48.html

咳嗽门附哮 附喘_《丹台玉案》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乌梅肉捣烂为丸.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参苏饮 治肺感风邪.膈热.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人参五钱 紫苏 桔梗 干葛 前胡 半夏 枳壳 白茯苓 陈皮各一钱二分 甘草三分 葱头三枝.生姜二片.不拘时服.诸嗽皆宜用桔梗.乃肺经之要药.故...

http://qihuangzhishu.com/649/100.htm

中药专利的“三性”是如何审查的?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药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审查应当遵循“技术方案完全等同”的审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03.html

甘草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故《别录》、甄权并云除,脾健运则除也。仲景冶痞满,甘草泻心汤。又甘草得茯苓,则不资,而反泄。陶宏景,着《明医别录》,发明药性。大而结者良。补炙用,泻火生用,达茎肾茎用梢梢止茎痛,淋浊证用之。白术、苦参、干漆为使。...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gancao.html

盗汗因于气虚阴火——当归六黄汤浅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后世医家对本方倍加推崇,认为本方为治疗盗汗之主方。当代医家也将其主治范围扩大到自汗以及其他杂病方面。 对于本方的主治,历代医家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主治“阴虚火,令人盗汗者”《医方考》。对本方的功用,多认为是滋阴泻火、固表止汗。对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37.html

中医内病外治法,透皮技术取代抗生素,发明成功,寻求发展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能取代西医抗生素的中医“透皮技术”,外治法发明成功。 西医抗生素,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当世界治疗学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严重伤害时,设置的庞大机构及巨额资金,希望能取代抗生素治疗,而最后的结果带给人们的只能是无奈的感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3.html

守宫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团白面,研烂作饼,烙熟吃下,当血块排出。如法治三、五次,病愈。9、小儿疳疾。用守宫一个微炙,蜗牛壳、兰香根、靛花、雄黄、麝香各一分,龙脑半分,共研为末,加米醋煮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芝麻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10、...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shougong.html

共找到588,3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