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发冷、发热性传染病,其媒介为蚊子叮咬引起,俗称“打摆子”。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疟疾的典型症状:先发冷,后发热,最后汗出热退。发冷可全身寒战,发热可全身发烫,面红耳赤,高热可达40度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症...
...阴虚,故先热。阴胜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热。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离则病愈。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相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涂蔚生曰∶陈紫山此节之疟疾谈,似有独得之处。然其疟之所以发生寒热之理,尚欠细密,...
...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着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
...大腹皮汤 当归汤 大蒜丸 儿疟饮 二仙饮 发散煎 恒山散 恒山丸 黄丹丸 胡黄连散 加减当归龙荟丸 加减清脾饮 加味四物汤 加味透肌汤 截疟丸 麻黄根汤 方剂主治:小儿疟疾 连床散 铅丹(图) ...
...严重干扰。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人口流动频繁,引起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疟疾等病的暴发流行。以防治与控制流脑为开端,各地传染病防治工作陆续开展、加强。(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66年秋至1967年春,由于人口大量流动造成流脑等...
...严重干扰。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人口流动频繁,引起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疟疾等病的暴发流行。以防治与控制流脑为开端,各地传染病防治工作陆续开展、加强。(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66年秋至1967年春,由于人口大量流动造成流脑等...
...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
...常山捣末取三钱,四个乌梅去核研,疟疾未来调酒服,须臾得吐去痰涎。...
...妊娠疟疾,热极则损胎,可服驱邪散。驱邪散人参 香茹 青皮 黄芩 柴胡 前胡 川芎 白术 砂仁 藿香 乌梅 红枣如心胸烦闷加炒黄连、升麻。...
...驱疟散 治疟疾初起.寒热往来.头痛烦渴.胸膈胀满等症.知母 羌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陈皮 浓朴 茯苓 藿香(各一钱) 半夏 柴胡(各一钱) 甘草(三分)上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钟半.姜一片.煎服.食疟.腹膨食少.或时作痛.麦芽 神曲 槟榔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