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脾虚湿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土不制水,致其泛滥成灾。治当补中健脾,温阳化湿,即喻昌崇土填臼之谓也。拟五苓散加减: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桂枝3g 泽泻10g 茅根10g 三剂忌盐及高蛋白食品...
...倦怠.二膝肿痛.作足三阴血虚火燥治之.用六味地黄丸.两月余.形体渐健.饮食渐进.膝肿渐消.半载而痊.震按此是立斋医案.虽仅二条.而治法大备.盖鹤膝风乃足三阴经亏损.寒湿乘虚而入故所用四方.是要药.若欲作脓.或溃后.又宜十全大补汤.若兼头晕吐痰...
...□ 赵家有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笔者坚持不懈钻研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效如桴鼓。 验案一 张某某,男,47岁,2008年11月10日就诊。头痛两年余,晨起恶心、痰多而白。舌淡红薄白苔,左关脉浮中取有力,沉取无力。 ...
...儿科医案著作。二册。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内容大体分两部。其一为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其二为何光华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的儿科医案22则及其治疗...
...儿科医案著作。二册。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内容大体分两部。其一为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其二为何光华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的儿科医案22则及其治疗...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此太阳入阳明去路,将成白虎证者。若脉浮,小便不利,热微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在太阳四十一(方【32】)。发汗后,阳盛之人,阴亡土燥,则入阳明,而成白虎...
...5剂,药后病愈。 按:本案特点:一、中年妇女,二、咳嗽无痰,三、咳嗽伴遗尿。笔者临证所见,一般中老年妇女长期咳嗽多伴见遗尿,不过由于患者羞于启齿,医家若不追问,则易疏忽。对于此种咳嗽,可按《内经》膀胱咳治疗,方用五苓散加减。五苓散出自《...
...古代称之为哕,《素问·宣明五气论篇》曰:“胃气逆为哕为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则把哕分为寒呃、虚热呃、实热呃三种。此分类法,对后世划分虚实寒热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临证用经方治呃逆,往往可收良效。 大黄甘草合左金(丸)汤证案 ...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 李某,女,59岁。2011年5月6日初诊。患者低热两月余,在某乡镇卫生院治疗月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安徽省名老中医杨从鑫,刻诊:口苦,低热怕冷,口腔溃疡,精神差,疲劳无力,舌淡红苔白,脉弦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