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所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htm

五味所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7.htm

五味所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简称五禁。指五脏病变时对五味的禁忌。《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84.htm

四气五味食有学问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国人选择食物,讲究四气五味,这里面有很独特的生活科学道理。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异,人们选择食物时,尤其是进行“食补”时,就得根据各种食品的性味合理选择,...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421.html

善吃五色五味让你容颜更美_【中医宝典】

...方法不是靠外在的化妆品,而在于要把身体调理好,有节制地吃、有准备地吃、有选择地吃,讲究合理饮食、科学养生。因此,五味五色美容法是符合科学的。 五味和五色与人体相呼应,所以通过食物的五味、五色可以协调人的容颜美,如: 青色应肝,酸味入肝,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611.html

五味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现分述如下: 1.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大多具有辛味,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 2,甘 “能补、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06.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五味_《本草害利》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气为卫。若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闭其邪气,多致劳嗽虚热,盖收补之骤也。〔利〕性温,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收肺而疗咳定喘,补肾而壮水涩精,酸收而心守其液,故为补心猛将。肝肾同源,又...

http://qihuangzhishu.com/775/6.htm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五味半升 甘草三两,炙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444.htm

五味_方药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辛、甘、酸、苦、鹹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挛急。酸味能收能涩,如山茱萸收敛虚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wei-657.html

共找到17,2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