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之二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太素此卷后有九刺十二,萧本未收。本次校点从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并依萧氏体例,以灵枢素问甲乙经校勘。...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0.html

气至病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术语。“气”指针下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指针刺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痛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43.htm

合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腧穴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体枢九针十二:「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其名称是:肺--尺泽、大肠--曲池、心包--曲泽、三焦--天井、心--少海、小肠...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exue-1206.html

悬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提举阳气。灵枢·九针十二:“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张景岳注:“凡刺之时必先举阳气为主,故曰悬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htm

重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名词。指正气已虚,因误治再次耗伤正气,使之枯竭。灵枢·九针十二:“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17.htm

得气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痠、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eqi-2410.html

荣穴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荣穴为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 【荣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所溜(一作“流”)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其名称是: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82.html

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补虚法。素问·调经论:“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王冰注:“追,言补也。”②追逐邪气的泄法。灵枢·九针十二:“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③寻求,推求。素问·方盛衰论:“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④随,顺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43.htm

疗哕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甲乙经十二第一。哕,以草刺鼻,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疾迎引之者,以草刺无息,可疾迎更刺,引大惊令□,哕愈。平按:灵枢甲乙“亦可”下有“已”字。注“令”...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82.htm

金针(西汉)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金针针体上端为方柱形的柄,比针身略粗,柄上有一小孔。 4枚金针为鍉针、锋针各1枚与毫针2枚;据研究,这批金银针与灵枢·九针十二所述形制相似。 出土地点: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出土时间:1968年 质地:金质 大小:长度分别为6.5...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57.html

共找到501,4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