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已有二千多年的用药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随着该品在食用领域里的不断拓宽,销量逐年增加。据相关资料载明:该品年销量可达15000-20000吨,出口为6000-9000吨。实为大宗常用中药材,但因前几年生产过剩,价落低谷,生产萎缩...
...提高;提高中药市场和中药生产的管理能力;国家有关部门要明确提出中药和生药(天然药物)分开管理基本原则。可以肯定地说:中药的科学内涵是存在的,其科学的奥秘是可以揭示的,只要我们坚持中医药传承的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必将为人类的...
...高水平的中药现代化人才。中药研发、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中医药学(包括民族医药)学科带头人等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 六、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强调中药现代化,却很少涉及中医中药必须同步发展。部分地区中医药消费下滑,一部分人对中成药疗效失去...
...按照1992年关于中药的注册管理规定,由药品审评心在进行技术审查时审定,报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份:改“主要成份”为“成份”。从法律角度看,这一改变使得规定分明,避免了在何谓“主要”问题上可能存在的争执。另外也使表述更加全面,满足医患者的知情权...
...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 有业内专家介绍,自2001年至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6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各企业均按照国家颁布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常用的40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及提取分离工艺...
...我国正加紧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建立质控标准。记者1月8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建立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已在科技部立项,并获得较大的经费支持。 建立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建立中药材资源与生产标准的...
...重要产品得到有效监控的一项强制管理和监督制度,是一项防范不合格药品出现的法律措施,是保护国家、集体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特殊监督形式。我国对重要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一般均采取许可证管理,并采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推行。配制制剂是医疗机构药剂工作的一项...
...本报讯(记者刘燕玲)在日前召开的“’2004当代国际医药管理与研发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邵明立强调,今年6月30日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最后期限,到期未取得《药品GMP证书》的一律停止生产。 在由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
...福建省已建和在建GAP基地的中药材有泽泻、太子参、鱼腥草、莲子、枇杷叶、青黛、绿衣枳实、南方红豆杉、雷公藤、山麦冬等10多种,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名牌药材。 GAP是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将传统中药的优秀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按...
...为了说清楚为什么不能用管理西药的方法管理中药,我们有必要从什么是中药、中医如何用中药谈起。 什么是中药 中药虽然属于植物药,历代的中药著作也称为《本草》,中药还是不能等同于植物药,并不是说中药之中还有动物药、矿物药,而是说中药是古人经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