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之间的距离_【中医宝典】

...血液神经,肌肉骨胳等客观功能上,进行客观细致的科学研究和分析。从这—点上看,中医则与相去较远。虽说中医也有解剖,并且起源极早,如古代医学巨著《灵枢·经水》就曾说道:若夫八尺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其死可解剖而视,其脏坚脆,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80.html

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1928年辞官行医,以医为业,并以医为隐,自署为“医隐”,自号“息翁”。 1942年,孙中山先生病重,难以饮咽,便请他诊治。他认为病根在肝,已然呈现病入膏肓态,非药为可及,故即使众人相求,亦不开方。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经过病理检查,果然死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61.html

“中医”的名与实_【中医宝典】

...和西医截然不同的诊治手段。但如果仅仅认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汉医药学便是中医,便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至少犯了概念上的错误。 “中医”名由来已久。其所指也约定俗成,一时难以改变,可以暂且不去管它。但要学习和研究中医,首先应该弄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5.html

系统性硬皮病的病理特征_风湿免疫硬皮病_【中医宝典】

...系统性硬皮病的病理特征有: 在疾病的早期,主要病理改变为受累皮肤与内脏的结缔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浸润;随着疾病的进展,受累部位的纤维化成分逐渐增多;至疾病晚期,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组织硬化及萎缩。...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015.html

血_《止园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此血字,在中医多连气血言之,以气血二字,原不能分立也。此血字似不宜列于病理,余欲学者特别注意,且余对血证实验亦特别有心得,故录于此。西医言病理,对于血变态,则专注重于有形,其说大概约分四种:①动脉性充血,即由于身体内一部分血管运动神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2.htm

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_《传染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一)发病机理 由于免疫学、免疫病理及病原学研究的进展,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病的始动环节。主要理由:①由于病毒本身的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广泛性的小血管损害,进而导致各脏器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②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

http://qihuangzhishu.com/966/139.htm

蔡小荪_三、彰古参今,崇辨证辨病表中参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医四诊缺漏。七十年代初就借鉴西医周期理论和周期治疗法的基本思路,运用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较完整地从理论上提出了中医月经周期并四期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变化模式,并将其周期生理特点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特点有机结合,制定出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3-3.html

生命火 扶阳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火 中医所说的“火”,只不过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火有炽热、亢进、燔灼等特性,所以,当人体出现发热、亢奋、煎灼体液等病理现象时,中医就认为与火有关,而以火名。例如,一个患牙痛的病人,表现有牙龈红肿溃烂,口干渴喜饮凉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23.html

血虚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uexu-352.html

六腑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中西医论述六腑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8.htm

共找到554,2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