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_【中医宝典】

...辰龙麝保命丹》是一件现存最早的仿单,它既是文献,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仿单中记载了“辰龙麝保命丹”的主治范围服用方法,对研究中医方剂史、中成药史、“风病”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年代久远,原件已有残损,且多折痕,字迹漫漶,墨色深浅不一,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67.html

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明清时期中医与壮医的互相渗透,使壮医迅速发展,壮医理论开始萌芽,壮药使用的品种范围更加扩大,用药经验日趋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5.html

苗族医药的形成以及发展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补肺要药”舶记载。 改土归流后,苗族的药物得到较大的发展,曾有过较为兴盛的时期,这是由于对药物需要的增加,使得药市得以繁荣,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黔东南和湘西等地大批药材经湖南洪江、常德转销武汉等地,刺激了药物的生产经营药市的产生。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19.html

论《中医内病外治学》的继承发明与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坚实的基础,唯有中医内病外治方法缺少实际内容记载,这是中医治疗学唯一的欠缺部分。三国时期华佗的“膏摩疗法”,实际是膏药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也就是中医学的内病外治法,失传至今一千七百年。在这一千七百多年期间,中医无一人能继承创建这一优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00.html

中医文献数字化研究室成立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秦秋)我国第一个专事研究中医古文献数字化问题的研究室,日前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立。该研究室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全部中医药古代文献数字信息化,最终形成思想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128.html

论海派海派中医_【中医宝典】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渊源、中医药传统文化、医家群体医家流派等;外部条件则指海派中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特定的地区文化、社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政治环境等的影响。 上海自古以来就名医荟萃,流派纷呈。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自唐至清末,有文献记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30.html

关于加强中医临床研究的若干思考_【中医宝典】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总结了一整套预防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措施,这种总结、积累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古代医家的临床研究。自上世纪初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药临床和基础理论的发展只能认为是继承有余,而发展不足,中医特色和优势逐渐消失已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63.html

气功美容的产生和发展_【中医宝典】

...拂数次。行至半月则皮肤光润,容貌悦泽,大过寻常。”清末以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医和气功的发展受到严重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气功疗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使中医气功疗法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而蓬勃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5.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科研培养了一批骨干。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在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李径纬继陈邦贤先生之后任该室主任、所长,1983年,卫生部委托该所为全国医史与中医文献科研、教学骨干培训基地。1984年10月,...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培养了一批骨干。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在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李径纬继陈邦贤先生之后任该室主任、所长,1983年,卫生部委托该所为全国医史与中医文献科研、教学骨干培训基地。1984年10月,该所举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3.html

共找到561,8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