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并开始撰写第一部中国医学史于1919年初。此为我国第一部,于其后医学史学科发展颇有影响。后此书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所编中国文化史丛书,并于1954年再出新版。邦贤一生勤学不辍,虚心学习,先后任职于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国立编译馆...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92.htm

什么是中医的“特色”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江苏省中医院 (210029)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8年第19卷第1期 首先弄清“特色”二字的涵义。特色也者,乃事物所表现的色彩、风格为同类事物所没有的。反过来说,这种色彩、风格你也有他也有,那已经不是特色了。 有人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0.html

恬淡虚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诱惑,内不存情虑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处反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57.htm

中国医学入门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中医丛书。陈景岐编,刊于1934年。本书摘录内经和历代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辑而成。计有诊脉入门辨舌入门药性入门汤头入门内经入门金匮入门伤寒入门温病入门女科入门产科入门幼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55.htm

中国医学入门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中医丛书。陈景岐编,刊于1934年。本书摘录内经和历代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辑而成。计有诊脉入门辨舌入门药性入门汤头入门内经入门金匮入门伤寒入门温病入门女科入门产科入门幼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84.htm

经络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又分原病、阴阳、藏府、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遍考内经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书末附有音释。现存清刻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32.htm

经络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又分原病、阴阳、藏府、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遍考内经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书末附有音释。现存清刻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2.htm

内经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疾泻,不能移。”、心质和体质的统一中医气质学说分型强调形神合一,其特点是以外形特征作勇怯分类,对判断内脏的强弱脆坚有一定意义。因此勇怯体质特征可以预断内脏的强弱,如灵枢·论勇曰:“愿闻勇怯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htm

論管子輕重下_管子轻重篇新诠

...──對管子集校及所引各家注釋中有關輕重諸篇若干問題商榷管子集校(以下簡稱集校)一書,是郭沫若同志在聞一多、許維遹兩氏的遺稿基礎上進行加工,整理成書,於一九五六年三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此書體例嚴密,規模宏大,所見版本多,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150.html

“ 邪不可干”亦须避有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吴鞠通也,吴又可“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当代著名医家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中吴有性,“创立温疫学说,给温疫病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纲领,不仅对当时的广大群众起到了救死扶伤的作用,而且对祖国医学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充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1069.html

共找到686,7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