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仪谓∶三阳症亦有脉微弱不起者,以邪热抑遏,不得外达,待清其热,则脉自起,勿谓阳衰脉微也。二公论脉,与栗山前说均合,乃经验日久,确切不易之理解,为医者当切记之。)凡温病脉,中诊洪长滑数者轻,重则脉沉,甚则闭绝。此辨温病与伤寒脉浮脉沉异治之...
...自从借鉴了现代医学诊断“细致入微”之后,中医修炼了几千年的四诊工夫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被废止了。曾经可以决生死、处百病的四诊,逐渐被各种检查单取代了,大方脉、小方脉逐渐转化为“看单开药”。 历代中医名家都善于望诊、切脉。今天很多人不理解,就...
...《脉经》曰∶七诊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际,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也;七详察脉之往来也。据《脉经》所说,指临时言。以余诀之,用功不在临时,...
...”代表健康文化(HC)、健康管理(HM)、健康保险(HI)。 中医“治未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预防思想与西医中医养生学的原理和方法,专家可提供辨体调养的个性化方案,包括辨体施膳、辨体养神、起居...
...“三部九候”看脉象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即通过切摸寸口脉象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这是中医经数千年实践累积下来的临床经验,根据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生理与病理的状况。脉象,是医生手指所感受到的脉搏跳动的形象,包括数、律...
... 茅莓根30g 秦艽9g 炒牛膝9g 炒桑枝15g 虎杖15g 金雀根30g 鬼箭羽9g 野荞麦根30g 炒白术9g 香谷芽12g 白花蛇舌草30g 50帖三诊:1979年1月10日。关节酸楚尚平,低热已净,手指紫绀,遇寒即发,脉细,舌红,...
...腕上动脉,能诊全身,此扁鹊脉法,非内经脉法,脉者,血中之气也,脉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为关脉,关上为寸脉,关下为尺脉,寸脉以诊胸上,尺脉以诊脐下,关脉以诊胸脐之间,左以诊左,右以诊右,尺主沉,寸主浮,关主中。关者,升降浮沉的关门,运动...
...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此言色脉形肉,皆当详察。在色可望,在脉可按,其于形肉,则当验于尺之皮肤。盖以尺之皮肤,诊时必见,验于此而形肉之盛衰,概可知矣。夫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色之与脉,脉之与形肉...
...金匮要略》中。如《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说:“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其颈脉动,……”故仲景《伤寒论》序言中,即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的告诫。 人迎寸口诊法,近世虽多废而不用,然而,在急症或危重病证的情况下,诊取...
...急者.观下文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则疝瘕之阴阳辨治.可了然矣,二阴急为痫厥.厥属肾.而痫属心包也.二阳急为惊.闻水音则惕然而惊也.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病亦下血.二脏同病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