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左 骨槽风肿硬不痛,牙关拘紧,缠绵二月余,此阴症也。位在少阳,少阳少血多气之脏,脉络空虚,风寒乘隙而入,痰瘀凝结,徒恃清凉无益也。法当温化,阳和汤主之。净麻黄(五分) 肉桂心(四分) 大熟地(二味同捣,四钱) 炮姜炭(五分) 生草节(八...
...伤筋起见,变为缩脚阴痰,顶虽溃,未尝得脓,根脚肿硬疼痛,痛引少腹,小溲不利,腑行燥结,身热晚甚,口有甜味,舌苔薄腻,脉象濡滑。蕴湿缩瘀,凝结厥阴之络,营卫不从,症属缠绵。姑拟益气托毒,化湿通络。生黄 (三钱) 茯苓皮(三钱) 炙甲片(一钱...
...黄文东(1902-1981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由于黄氏待人仁厚,济人甚众,博得...
...张伯臾(1901~1987年),别名湘涛。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从师于浦东三桥镇王文阶先生,1921年录取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浦东家乡行医。1924年又承业于江南名医丁甘仁,并在仁济善堂任中医内科医师。1925年重返故里开业。建国后...
...,这与他焚膏继晷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是先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结果。先生注意中医理论的系统学习,重视钻研《内经》、《伤寒》、《金匮》,深有心得,提倡精读《脾胃论》、《血证论》、《医林改错》、《临证指南医案》、《丁甘仁医案》等,...
...章次公(1903~1959年),名成之,字次公,号之庵,以字行世。男,汉族,江苏省镇江丹徒人。早年就学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太师章太炎先生。毕业后行医沪上;并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
...几屬。从木安聲。烏旰切 (案) 几屬。考工記。玉人之事。案十有二寸。棗栗十有二列。大鄭云。案、玉案也。後鄭云。案、玉飾案也。棗栗實於器。乃加於案。戴先生云。案者、棜禁之屬。儀禮注曰。棜之制。上有四周。下無足。禮器注曰。禁、如今方案。隋長。...
...《唐韻》烏旰切《集韻》《韻會》於旰切《正韻》於幹切,𠀤音按。《說文》几屬。《徐曰》案,所凭也。《周禮·天官》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朝日祀五帝,設重帟重案。 又食器。《周禮·冬官考工記》夫人享諸侯,案十有二寸。《註》玉案十有二列也。 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footed vessel]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
...朝夕不辍,凡三载后返里,由此奠定了医学理论的坚实基础。旋来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获亲炙于丁甘仁先生,与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等诸公为同窗知己。20年代,中医事业处于风雨飘摇中,严氏为拯救祖国医学,自1927年起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