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基础医学理论进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卷九刊发“考正古方权量说”,对自古以来方书所用剂量从不同时代度量衡变迁角度及临床实际情况予以一一考证,既甚有益于临床,又为医学史权量变迁源流论文,颇具科学性。清代又有许多医家话类著作,其中对史文献资料等内容亦每多涉及,反映出医家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4.html

黄燮清代表剧作

...黄燮清《倚晴楼七种曲》包括七种传奇:《帝女花》、《桃溪雪》、《茂陵弦》、《凌波影》、《脊令原》、《鸳鸯镜》、《居官鉴》。另外还有《玉台秋》、《绛绡记》两种传奇 《帝女花》写清军攻占北京后,崇祯帝之女坤舆公主欲在尼庵中削发出家,原与公主...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75.html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2.html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七 論語九_《朱子语类》

...好了。若中庸所說,便正是學者忠恕,道不遠人者是也。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只是取諸己而已。」問:「明道以天地變化,草木蕃,為 充擴得去底氣 象,此是借天地之恕以形容聖人之恕否?」曰:「是。之命,於穆不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70.html

中医医案学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则是集陈学山、叶天士、薛生白、缪遵义、徐灵胎等名家外证医案为一书。这种类案著作使医案研究朝着专题方向发展,本人认为这种研究方法似乎更容易深入和突破。 以上可以看出清代医案专著空前繁富,众多医家不仅对医案规范化书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朱子語類卷第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_《朱子语类》

...又只說箇虛靜,云:「全無許多事。顏子不會 學,擇 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勿失。善則一矣,何用更擇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一聞之外,何用再聞?」便都與禪家說話一般了。聖人道理,都不恁地,直是周遍。夔孫。 問:「謝氏謂之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88.html

清代戒烟医案_【中医宝典】

...药石治疗无效。后来不食烟,竟然“晨不咳,终日亦无痰唾,精神顿健,饮食倍增。”这是出自医家记载第一例戒烟医案。清代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五》中载有乾隆皇帝戒烟史料:“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4.html

第四二八回 枯树湾马虎鸾就缚 六铺施贤臣息肩_《施公案》

...又复午饭。席尚未撤,殷猛、殷勇已经回来。殷龙一见,即问道:“施大人曾否迎上么?”殷勇道:“孩儿已迎上了。现在六铺住下,今日不走了。回说:因日期已近,早日到京陛见,回来时再来拜庄。孩儿说道:大人若不俯允,孩儿父亲亲自前来请安,求大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446.html

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症状、治疗等有一定认识,但在病机理论上仍未能统一。温病学说发展至清代已盛行于大江南北,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是温病学派成熟阶段杰出代表,故有人称他们为“温病四大家”。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多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江苏、浙江地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2.htm

《瘟疫论》--第一部传染病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新方法。如书中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达原饮,等到病深;些,即所谓"邪毒犯胃"时,即不厌"急证急攻"。这些方法都为后世传染病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30.html

共找到1,118,1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