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医学理论性论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遗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3.html

马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仲化,号玄台,一作元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对黄帝内经精心钻研,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之说,力排唐王冰认为内经为二十四卷之误。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以阐发之。后又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47.htm

前言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研究,历代不乏其人。从文献学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htm

中医“免疫”思想由来_【中医宝典】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治病方法。我国最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先驱,竟是醉心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42.html

三朝名医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重订内经拾遗方选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十五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节录本)四卷。本书系清末人(作者佚名)将重订内经拾遗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419.htm

三朝名医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重订内经拾遗方选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十五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节录本)四卷。本书系清末人(作者佚名)将重订内经拾遗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00.htm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越来越显示它重要价值。四、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共80余万言。黄帝内经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7.html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相关性探讨_【中医宝典】

...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本文谨就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易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8.html

古书黄帝内经_【黄帝内经】

...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理论典籍。世简...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6.html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学院 “怒”作为七情之一,是一种不可忍受负性情绪,对人健康危害极大 。内经中有“怒则气上”、“多阴者多怒”、“血有余则怒”、“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共找到1,085,7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