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欲"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欲的解释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

http://hanwen360.com/x/6B32.html

洪范论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洪范论上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后世有孔安国为之,刘向父子为之,孔颖达为之。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欲人君审其法,従其道矣。禹与箕子之言,经也。幽微宏深不可以俄而晓者,经之常也。然而所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4.html

谱例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由五世而上得一世,一世之上失其世次,而其本出于赵郡苏氏,以为苏氏族谱。它日欧阳公见而叹曰:“吾尝为之矣。”出而观之,有异法焉。曰:“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不可无也。”洵于是又为大宗谱法以尽谱之变,而并载欧阳氏之以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21.html

卷第四十.丽人杂记_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苕溪渔隐曰:“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于坐客,顷刻成章。卜算子云:‘送我出东门,作别长安道,(“作”徐钞本、明钞本作“乍”。)两岸垂杨锁暮烟,正是秋光老。一曲古阳关,莫惜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1206.html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翻译及赏析_苏洵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72329.html

六国论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1.html

苏辙与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20.html

嘉祐集卷九·史论_苏洵

...讥诮者。唯子餗为差愈。吁!其难而然哉。夫知其难,故思之深,思之深,故有得,因作史论三篇。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134.html

卷二百十三·经籍考四十_文献通考

...○子(杂家) 汉·艺文志:杂家者流,盖出於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汉志:二十家,四百三篇。 隋志:九十七部,合二千七百二十卷。 唐志:六十四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112.html

目的解释_目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韵书把同的字归为同一书中,每用一个字标明目录,按顺序排好 rhythmic entry 国语辞典 韻書中的韻部標目。如廣韻上平聲的一東、二冬、三鍾、四江。...

http://hanwen360.com/c/77592.html

共找到475,9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