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原作飞阳。《针灸甲乙经》作飞扬,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络穴。 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另说“外踝上九寸”(《针灸资生经》)...
...绘制的《人体经穴图》,经络腧穴清晰可辨,便于学员自学。他还创办了最早的针灸学杂志——《针灸杂志》,扩大了针灸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和推广应用。 第一届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生毕业合影 《针灸杂志》第一期书影 (二)东渡日本交流针灸学术 针灸医学从...
...愿资助他将所著付梓刊行。但杨氏认为自己书稿内容尚不完备,还需从更多医籍中广泛吸取针灸之精要。因此,在靳贤的协助下,又从《神应经》、《古今医统》、《医学入门》、《医经小学》、《针灸聚英》、《针灸捷要》、《小儿按摩》等多种医籍中,节录部分针灸...
...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针灸资生经》、《卫生宝鉴》、《神应经》等都有载述。尤其是《千金翼方》所提的先灸天窗,移灸百会,复灸天窗的方法,值得在实践中验证。...
...资生云.既灸.忌食猪、鱼、热面、生酒、动风冷物.鸡肉最毒.而房劳尤忌.按既灸之后.当茹淡.使胃气和平.血气流通.疾病随艾气驱出.若浓味醉酗.则血气乱.须熟读.不独针灸为然也....
...针灸者亦当知补泻之法可也.史记、阳虚侯病甚.众医皆以为蹶.太仓公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不能食.亦有患痹而得者.概曰胃有寒热.则不可也.扁鹊曰、凡人心风、灸心俞肝俞主心风腹胀满.食不消化.四肢羸露不欲食.(见中风.)曲泉、主...
...瘵之热,大抵因真阴亏损,相火不能潜藏。地黄善引相火下行,安其故宅。《神农本草经》列之上品,洵良药也。然必烧热过甚而始加之者,以此方原以健补脾胃为主,地黄虽系生用,经水火煎熬,其汁浆仍然粘泥,恐于脾胃有不宜也。至热甚者,其脾胃必不思饮食,用地...
...共九穴.又垂两手两腋上文头各三百壮.针亦良.(千翼)大智禅师云、皮肤头面生瘤.大如拳.小如栗.或软或硬.不痛.不可辄针灸.天南星(生干皆得.)滴少醋研膏.先将小针刺病处令气透.以药膏摊纸上贴.三五易瘥.此亦一说也治脑 诸节诸痈肿牢坚治之方....
...。复灸五十壮一年无复有泄)。资生经云五脏论曰。心有三孔。藏精汁三合。则人之遗漏。其因于心乎心动则遗漏从之。而欲免此患。要养其心。使不动可也。其次则邪念或起。必须早抑之。至游居士云。不愁念起。只恐觉迟是也。服药针灸。斯为下矣。然犹愈于不治也。...
...针灸理论在继续发展。晋朝时皇甫谧类集黄帝三经——《灵枢》、《素问》、《黄帝明堂经》而编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成为黄帝针派之正脉。 另一方面,针灸名医诸家也不断总结前人和自己的临证经验,新的“明堂”著作(如《扁鹊针灸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