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医学传统特色_【中医宝典】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吴中医家以儒医,御医、世医居多,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和编撰能力,善于著述、总结前人经验及个人行医心得。苏州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蟾酥丸等,都是史料中详细记载的。上述这些古方中,由于时间较久,已经失传不少,亟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8.html

校正医书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等。校正医书局的工作的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基本结束,但刊刻工作大约在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才正式结束。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是我国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集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89.htm

校正医书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等。校正医书局的工作的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基本结束,但刊刻工作大约在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才正式结束。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是我国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它集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18.htm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6.htm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90.htm

祝允明书艺特色

...把这称为“奴书”的说法很愤慨。特地写下了奴书订予以反驳。在这一点上,他晚年在书述中还批评了他的岳父李应祯。他强调必须“沿晋游唐”,这是源于他对书法史的深入认识。他认为书理极于张芝、王羲之、钟繇、索靖,后人只是在遵循他们的法则,而在...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41.html

继续振兴中医努力发扬特色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1992年5月13日)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国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领域之一。党和政府制定“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在发展现代医学的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65.html

徐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忠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师从李士材、喻嘉言,尊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中之“六经”,编撰有伤寒方论一卷(一作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1667年),以析仲景立方深义。其余尚有金匮要略论注二十五卷(1671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4.htm

金匮要略方论序_金匮要略方论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25/2.htm

第二节血证_【中医宝典】

...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其他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血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对多种血证尤其是轻中度的出血,大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早在内经即对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00.html

共找到470,0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