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为秋,在人为肺。肺应秋金,天地之气,至是而收敛,人身一小天地,故畜缩之象相应,而短脉见也。《内经》曰∶“短则气病。”盖以气属阳,主乎充沛,若短脉独见,气衰之确兆也。然肺为主气之脏,偏与短脉相应,则又何以说也。《素问》曰∶“肺之平脉,厌厌聂聂,...
...疮肿之生,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气血聚散也。由是观之,则须信疗疮肿于诊候之道,不可阙也。历观古今,治疗疮肿方书甚多,其间诊候之法,略而未详,比夫诸科,甚有灭裂。愚虽不才,辄取《黄帝素问》、《难经》、《灵枢》、《...
...也。此得之以心不受病,而知病之移于使也。诊家之治法,不可概列枚举,就《内经》脉案而悟之,斯过半矣。...
...原夫疮肿之生,皆由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血气聚散耶?由是观之,则须信疗疮肿于诊候之道,不可阙也。历观古人治疗疮肿方书甚多,其间诊候之法,略而未详,皆夫诸科甚有灭裂,愚虽不才,辄取《黄帝素问》、《难经》、《灵枢》、《甲乙...
...宋金时期,舌诊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家的重视,如朱肱在《活人书》中说:“背恶寒有两证,三阳合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千也。少阴病背恶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别之。”前者属热证,后者属寒证,是以口干舌燥之有无来分辨热证和寒证。 钱乙在《小儿药证...
...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舌诊的著作则要算《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书。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舌的意思。公元前3~5世纪成书的《内经》中已有较多关于舌诊的记载。如关于舌苔之色,认为...
...中医古时络脉诊查部位比较广泛,凡浅表络脉显露者皆属之,遍身络诊包括鱼际络诊、指络诊、舌下络诊、指甲络诊及耳廓络诊等,通过浅表络脉的络色及络形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状况。络诊在《内经》中早有应用,通过络色的变化预测寒热虚实。如《素问·经络论》...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肾肝俱沉.牢而长者肝.濡而来实者肾.脾为中州.其脉在中.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即前所谓三菽六菽之重也....
...太阳多血。坐而伏者,短气也。行迟者,痹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持脉时,其人欠者,无病也。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吐沫。掌中寒,腹中寒。掌中热,气不足,虚火盛。诊时病患叉手摸心,...
...之可脉也;生气之原绝,则寸口脉平犹死,乃元神之聚散,先天无形之不可脉也。然则命门之绝,将不可脉之而已乎?《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在医者之以神照神,乃神圣之能事,诚非下士之所能窥测,而以右尺为诊,则固知其非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