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实录》、《玉牒日历类篇》。 凡朝廷有大述作、大议论,未尝不与。 契丹、高丽皆知诵公文赋。 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及奉使契丹,虏相目曰:“此长啸公也。” 其后兄子百禄亦使虏,虏首问公安否。 有《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卷,《内制集》...
...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并引〉》苏辙 吾家本眉山,田庐之多寡,与扬子云等。 仕宦流落,不复能归。 中窜岭南,诸子不能尽従,留之...
...己未,御试博学鸿儒,施愚山侍讲(闰幸)卷阁拟一等,上亲阅定名,第以旗字押韵偶误书�,遂改置二等,亦由施素读二字不甚分别故也。 ◎白莲诗 陆鲁望《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风清欲堕时。”语自传神,不可移易。《苕溪渔隐》乃云:“移作白牡丹...
...《司马温公行状》苏轼 曾祖政,赠太子太保。 曾祖母薛氏,赠温国太夫人。 祖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富平县事,赠太子太傅。 祖母皇甫氏,赠温国太夫人。 父池,尚书吏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赠太师,追封温国公。 母聂氏,赠温国太夫人。 公讳光...
...忌也。 势者,有所不攻,而敌人莫不惫也。 气者,有所不战,而敌人莫不慑也。 苟去此三者而角之于力,则中国固不敌矣。 尚何云乎!惟国家留意其大者而为之计,其小者臣未敢言焉。 ◎杂策五首) 《禹之所以通水之法》苏轼 自禹而下至于秦,千有馀年,...
...亦有此篇。又诗六十六首,与王楙《野客丛书》本同。是从宋本翻雕。…… 朱学勤《结一庐书目》:《嵇中散集》十卷。(原注:计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黄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黄省曾本,汪士贤本,程荣本;又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
...畏酒家垆。 东邻修竹野僧家,乱柳枯桑一径斜。 逐客惯曾迂短策,使君何事驻高牙。 萧条已似连村坞,邂逅应容设晚茶。 惭愧病夫无气力,隔墙空听吏兵哗。 《和王适炙背读书》苏辙 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 老来百事慵,炙背但空坐。 眼昏愁细书,把卷...
...文豹《吹剑录》 10.010.1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ISBN7-5325-0528-6。 《宋史·列传第九十七》(卷三百三十八):“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寘左右,读之终日...
...《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易说三首》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何谓道,何谓性,请以子思之言明之。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私试策问八首》苏轼 问:人主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 请借汉以言之。 昔者高帝之世,天下既平矣,当时之所忧者,韩、彭、英、卢而已。 此四王者,皆不能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