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 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 (此出袁郊所作《甘泽谣》,以其天竺故事,故书以遗寺僧。 旧文烦冗,颇为删改。) 《杜处士传》苏轼 杜仲,郁里人也。 天资厚朴,...
...儒林传》,尽载诸经专门师授,此独无传。至王莽时,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且置博士。而河南杜子春受业于歆,还家以教门徒,好学之士郑兴,及其子众往师之,此书遂行。歆之处心积虑,用以济莽之恶,莽据以毒痡(fū)四海,如五均、六筦(...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论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従而赏之,又従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従而罚之,又従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诸佛要集经二卷(亦直云要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亦直云未曾有经)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三经十四卷二帙。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 姚秦凉州...
...《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立此存照”(二) 晓角 《申报》(八月九日)载本地人盛阿大,有一养女,名杏珍,年十六岁,于六日忽然失踪,盛在家检点衣物,从杏珍之箱箧中发现他人寄与之情书一封,原文云:“光阴如飞的过去了,倏忽已六个月半矣,在此过程中,很是觉得闷闷的,然而...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
...坟其丘,公岂是藏。 维岳降神,今归不留。 臣轼作颂,以配崧高。 《赵康靖公神道碑(代张文定公作)》苏轼 宋有天下百二十有五年,六圣相师,专用一道曰仁,不杂他术。 刑以不杀为能,兵以不用为功,财以不聚为富,人以不作聪明为贤。 虽有绝人之材,而...
...《死魂灵》第二部第二章译者附记〔1〕 《死魂灵》第二部的写作,开始于一八四○年,然而并没有完成,初稿只有一章,就是现在的末一章。后二年,果戈理又在草稿上从新改定,誊成清本。这本子后来似残存了四章,就是现在的第一至第四章;而其间又有残缺和...
...《孟轲论》苏轼 昔者仲尼自卫反鲁,纲罗三代之旧闻,盖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终年不能究其说。 夫子谓子贡曰:“赐·尔以吾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贯之。” 天下苦其难而莫之能用也,不知夫子之有以贯之也。 是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