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补遗·传 《传一首·蔡使君传》苏轼 使君讳道恭,字怀俭,南阳冠军人也。 父讳那,宋益州刺史。 使君少宽厚,有大量,仕齐为西中郎中兵参军,加辅国将军。 梁武帝起兵,萧颍胄以使君素著威略,专任以事。 齐和帝即位,为右卫将军,出为司州...
...国史》《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高儒《百川书志》:《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人嵇康叔夜撰。诗四十七;赋十(按此字衍)三;文十五,附四。 祁承爗《澹生堂书目》:《嵇中散集》三册。(原注:十卷,嵇康。)《嵇中散集略》一册。(原注:一卷...
...来海南,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记。 绍圣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苏轼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
...奉赎,在去年以来皆还赎。(《后汉·明纪》) ◇ 即位恩赦诏(中元二年四月丙辰) 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格于上下,怀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圣恩遣戒,...
...《苏轼集》补遗·启八首 《启八首·谢诸秀才启》苏轼 鹿鸣食野,方主礼之粗陈;骊驹在门,叹宾欢之莫尽。 遽辱移书之重,益惭为具之疏。 即遂远言,徒增铭佩。 《启八首·贺欧阳枢密启(代大中公作)》苏轼 伏审拜恩王庭,署事兵府。 非徒儒者之盛节...
...子政二坟,向欲为作祠堂,竟不暇,此为遗恨。 近以告莘老,不知有意作否?若果作,当有记文。 莘老若不自作者,足下当为作也。 无由面言,临书惘惘。 惟顺时自爱。 谨奉手启为谢,不宣。 《答李荐书》苏轼 轼顿首先辈李君足下。 别后递中得二书,皆...
...◎四库全书提要《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宋苏轼撰。 轼有《易传》,已著录。 苏辙作轼《墓志》,称轼所著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 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
...、《日月元枢论》共二轴事,具悉。朕固嘉尔向学励善,蔚然而有文,与夫习富贵之骄而乐狗马之玩者异矣。然夫学者所以知君臣父子之礼,出可以施于国,入可以施于家。汝其慎择厥师,讲救其阙,使言而无过,以自远于悔尤。夫能异于众人,诚为有立;必至乎君子,...
...顾而犹动,鸟将骞而以疲。木神水怪,海若山�,千变万化,殊形异宜。阴梁北注,阳鸟南施,百楹列倚,千栌代支。或据险而形固,或居安而势危。(《艺文类聚》六十二。) ◇ 为文宣帝受禅登极赦诏(天保元年五月戊午) 无德而称,代(艺文类聚作化。)刑以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