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谥文忠。生平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
...必曰任法而不任人,天下之人,必不可信。 则夫一定之制,臣亦未知其果不可以为奸也。 《策别三》苏轼 其三曰决壅蔽。 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 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
...稍工,而编辑无法。 此本乃国朝蔡士英所刊,盖亦据旧刻重订,世所通行,今故用著录。 集首旧有《年谱》一卷,乃宋南海王宗稷所编。 邵长蘅、查慎行补注苏诗,称其于作诗岁月,编次多误。 以原本所有,今并存焉。 ○东坡全集序(宋孝宗赵昚)成一代之文章...
...束之刑,甘受专辄之罪。(《晋书·刘弘传》) ◇ 补选缺吏表 被中诏,敕臣随资品选,补诸缺吏。夫庆赏刑威,非臣所专,且知人则哲,圣帝所难,非臣暗蔽所能斟酌。然万事有机,豪厘宜慎,谨奉诏书,差所应用。盖崇化莫若贵德,□则所以济屯,故太上立德,其次...
...来海南,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记。 绍圣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苏轼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
...《栾城后集》第二十三卷(苏辙·神道碑一首)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答欧阳叔弼书〉》苏辙 熙宁五年秋七月,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欧阳文忠公薨于汝阴。 八年秋九月,诸子奉公之丧,葬于新郑旌贤乡。 自葬至崇宁五年,凡三十有二年矣。 公子棐以墓...
...《栾城后集》第二十二卷(苏辙·墓志铭一首)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 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 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
...引《文士传》) ◎ 张俨 俨字子节,吴人,官大鸿胪,有《默记》三卷,集一卷。 ◇ 赋犬 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鹊,书名竹帛。(《吴志·朱桓传》注引《文士传》) ◇ 请立太子师傅表 昔贾谊为汉文帝陈,周成王为太子,以周公为傅,召公为太保,...
...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于熙宁五年(1072...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