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尚贤下:古时的圣王既已明白了尚贤的道理,想以此为政,所以把它写在竹帛、雕在盘盂上,相传而遗留给后世子孙。在先王留下的书《吕刑》中...
...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兼愛中第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
...于酒食,贞吉(1)。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1)“需”之所须,以待达也。已得天位,畅其中正,无所复须,故酒食而已获“贞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1)。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
...。”此言之三法也。 《墨子闲诂》原文 2、非命中:今天下之士君子卢云“此下当有‘或以命为有’五字。”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毕云“旧...
...,后丧、祭。故郑序云:“二者或施而上,或循而下。”其《周礼》,《六艺论》云:“《周官》壁中所得六篇。”《汉书》说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得《周官》有五篇,失其《冬官》一篇,乃购千金不得,取《考工记》以补其阙。《汉书》云得五篇,《六艺论》云得其六...
...,心无顾恋,志弃难者也。其为义也,无所咎也。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1)。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1)居中履正,处文明之盛,而应乎五,阴之光盛者也。然居初、三之间,而近不相得,上不承三,下不比初。夫以光盛之阴,处於二阳...
...不利,中对鬼神不利,下对人不利。而顽固坚持它,则简直是坏话的根源,凶暴人的道理。 7、非命上: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 非命上:所以墨子说:“...
...高無下四十五尺。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於頭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軍於左肩,中軍置之胸。各一鼓,中軍一三。每鼓三、十擊之,諸有鼓之吏,謹以次應之,當應鼓而不應,不當應而應鼓,主者斬。 道廣三十步,於城下夾階者,各二,其井置鐵甕。於道之外為屏,三...
...因修飨祠,以诛鲁贼彭丰等。郭缘生育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韦昭云: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图》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
...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毕云:“据前篇,当为‘情’。”诒让案:请、情古通,不必改字。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 《墨子闲诂》原文 2、非命下: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