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五十五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知和曰常”。(老子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六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考异未及。又强本成疏“为犹修道也。言古者善修道之士,实智内明,无幽不烛,外若愚昧,不曜于人,闭智塞聪,韬光晦迹也。”是成所见本亦作“明人”。又“愚”字,武内敦本作“娱”。“娱,乐也。”诗出其东门“聊可娱。”张景阳咏史诗“朝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五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案老、,幽部,已,之部,此之、幽通韵。姚文田、邓廷桢同,惟“嗄”作“哑”,“已”字无韵。高本汉“螫”作“赦”,赦、搏、作据、固相间为韵,老、、已韵。顾炎武唐韵正二十二昔“螫”去声则音赦。十九铎“搏”去声则音甫,引老子,作音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1.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德经·七十五评析

...老子在这一里揭示了老百姓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剥削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黄老的内涵-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在此一“”字中。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世间的道理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试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9.html

老子·德经·四十九评析

...的纯真状态。这位体的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里已经谈到过的。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的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文子上德篇引“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淮南应训“故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也。’”亦均有“也”字。又“身退”,开元御注本作“身○”。字鉴曰“○,‘却也,从月从◆,从◆。’俗作退。” 「音韵」此江氏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5.html

四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马叙伦曰各本及淮南应训、后汉书荀爽传注引并作“屈”。“屈,无尾也。”“诎,诘诎也。”“◆,头颉◆也。”“○,蛣○也。”是诘诎为屈曲之义。古书“屈申”字亦多用“诎”。又案此下当有“其用不屈”一句。 孙诒让曰案韩诗外传九引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1.html

共找到757,7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