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三十七评析

...“无为”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神,神是有意志有目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第四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淮南有许慎高诱两注,此一疑许注,而与高义同。东京赋薛综注亦引老子“却走马以粪”,是汉末传老子者皆无“车”字,张衡殆误读文子与!王弼“以粪田”,正用旧义也。车郊音亦相远,吴氏以为协韵,尤所未详。又按文子自然篇云“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车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2.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影响。这是一个美丽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思想是一脉相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第四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为而成。 谦之案“不见而名”,韩非喻老及张嗣成本危大有本均引“名”作“明”。武内义雄曰“‘名’乃‘明’字之假借。”蒋锡昌曰“‘名’‘明’古虽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二‘不自见故明’,五十二‘见小曰明’,皆‘见’‘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评析

...;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 一般人对于身体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关于“道”性质和“道”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质性最先存在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道不是来自天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八评析

...,也是对老子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错误。”(老子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一种什么神秘蒙昧反理性主张,而是一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一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祸,这是人所共知。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因为在这一里,老子“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老子·道经·第十二评析

...老子生活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目击了上层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认为社会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奴隶主贵族腐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3.html

共找到1,175,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