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一介老子讲的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第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庾肩吾诗“谈玄止谷神。”庾信诗“虚无养谷神。”后汉高义方清诫曰“智虑赫赫尽,谷神绵绵存。”范应元曰“谷神二字,傅奕云‘幽而通也。’”皆以“谷神”二字连读。惟老子书中,实以“谷”与“神”对。三十九“神得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2.html

曾国藩与屠羊-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保全首领而已。 再从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也可很明显地看到深切的了解老庄思想,灵活运用老庄之。这首诗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屠羊”的典故,就出在庄子的让王篇。屠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5.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七评析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老子故事老子出关_道家_【文学360】

...著名的思想家留下的智慧来,于是缠着,要写一点著作,作为放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过关的,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8.html

十一_孟子注疏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 (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者,尝学於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 [疏]正义曰此篇首论告子言性,所以次於万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34.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译文及注释

...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老子·四十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仪礼·士丧礼“授卜人龟,负东扉。”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千阏者。”这里...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219.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 【导读】 老子的生平已难以考察,然而这一却可以认为是的自我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看到老子从事于“”的研究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可以窥视到老子生活上的单调和拮据。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 【原文】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大学·第十一读解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具有结尾的性质。全章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君子有絜矩之。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未。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五、...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50.html

共找到705,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