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发展时期_道家_【文学360】

...层次是他们专长。 当先秦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法家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 但是在社会政治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1.html

老子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南郑,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示例】鲁迅彷徨·在酒楼上“他们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 4、自高自大人自称。一般人亦用于气忿或开玩笑场合。 【出处】洪深香稻米老子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老子·道经·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静”“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反。老子“有德司契,无德司辙”,一本作“彻”。李赓芸炳烛编卷老子“任契”“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按契、彻韵也。契当读入声,如挈。广韵“契”在十六屑,“彻”在十七薛,屑、薛通也。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二十八狝“善”,常演切。按古有平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景龙、遂州、敦煌诸本,字数五千言古本相近,而详者实以意改之,不可不。 又案韩非子喻老篇“自见之谓明”,王先慎曰“‘自见’,老子作‘自知’。道经‘自知’即承‘知人者智也’而言,无作‘见’之本。此‘见’字即系上两‘见’而误,非韩非所见本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老子·德经·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道经·第一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重点介绍了哲学范畴——“道”。道属性是唯物还是唯心?这是早已存在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一个为道德经作注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四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淮南有许慎、高诱两注,此一疑许注,而高义同。东京赋薛综注亦引老子“却走马以粪”,是汉末传老子者皆无“车”字,张衡殆误读文子!王弼“以粪田”,正用旧义也。车、郊音亦相远,吴氏以为协韵,尤所未详。又按文子自然篇云“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车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2.html

道教元始天尊道教起源_道家_【文学360】

...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三洞神。乃景之玄旨,八会之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93.html

共找到1,117,6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